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官学”转变为“私学”,进而发展为各种学派。各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思想家称为“子”。先秦诸子以春秋末年的孔墨显学勃兴为开端。而诸子正式形成并竞相争鸣,则在战国年间。其时之所以出现文化多元发展的盛况,至少与三个因素有关:第一、春秋战国去古未远,保有较多原始民主的遗存;第二、周天子地位下降,列国各行其是,政治多元为文化多元提供了条件;第三、正因为政治及观念的新权威尚未树立,而原始民主遗风犹存,故当年的士子普遍富有批判精神,这种犀利的社会批判精神增强了诸子学说的锐利性。

——摘编自冯天瑜《中华文明五千年》

材料二   ……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和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百家争鸣的影响。
【考点】
孔子及其思想主张;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争鸣的意义与影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荀子针对当时出现的见利忘义、义利关系混乱、以利害义等不良社会现象,从治国之道的角度提出了具有独特内容的以义统利的理念。在荀子那里,义与利是人们社会生活必然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好利是人的天性,所以求利主要是以个体为承担主体的,是所有个体的行为。荀子认为社会公职地位的分配不应该靠个人的出身,而应该取决于个人遵循礼义的情况。荀子把以义统利作为国家治理的一个基本原则,他认为,只有用义的要求作为标准,用义先于利的原则来引导,个人才既能够实现义,又能够实现自己的利益和安全生存,这样才能够维护国家的稳定。

——摘编自刘敬、鲁张彬《荀子的以义统利治国理念及其当代意义》

材料二   在中国伦理思想发展史上,义利关系一直是一个核心问题。墨子作为墨家学派的代表,认为“义”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正义,“义”的理念贯穿于《墨子·贵义》全篇。“利”是天下之利、他人之利、自身之利,墨子站在小生产阶级的立场上提出义利并重的伦理原则。面对时局,墨子提出了“利天下”“利人民”的言论。《贵义》篇中强调“万事莫贵于义”“义贵于身也”,即在万事万物中“义”是最宝贵的,甚至比肉体和生命还重要。墨子还认为发展生产,为民兴利才是出路,他十分反对重农抑商,墨子在《贵义》篇中还提到“利”的最高追求就是“兴天下之利”。

——摘编自苗新雨《义利并重:论墨子之义利观》

(1) 依据材料一,提炼荀子关于义与利的观点,并结合相关学术知识,探讨荀子义利观的形成背景。
(2) 基于材料一与材料二的综合分析,并结合相关学术理论,探讨墨子与荀子在义利观念上的分歧,并进一步阐释从先秦时期义利观念中所获得的启示。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的教育对象限定在“中人”这个层次,虽然他说的中人是社会上大部分人,据北孔子的弟子先后累计达3000多人,但是相对墨子来说,教育对象的范围仍然狭窄得多。墨子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使得其教育对象大大扩大,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义受教育者。墨子和墨家私学曾经兴盛一时,其私学“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周礼”,他要培养的从政君子是有道德、有文化的人才,既要德才兼备,又要能文能武,为此,他有选择地安排了教学内容。孔子非常重视对弟子的道德教育……孔子对其弟子不强调掌握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他从根本上反对弟子学习生产劳动技术,因此道德教育居于首要地位……培养“兼士”或“贤士”是墨子的教育目的。关于兼士或贤士,墨子曾提出三条具体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道德的要求、思维辩论的要求和知识技能的要求。这一教育目的是由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的,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很多方面,而这些在孔子看来是“小人”要做的事,是从政君子不耻学习的内容。

——摘编自陈巧妹《为道为器——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之比较》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子和墨子的教育主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教育主张产生的原因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在治国的方略上,孔子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他认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被人民推翻。

——摘编自《论孔孟的儒家思想》

材料三   韩非子认为,高度集中的王权是法律的来源,是君主权力的一部分,法律由王权统一颁布并由下属遵照执行。韩非子这种王在法上的法制实质上是披着法律外衣的人治,其政体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种政体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而在中央权力又高度集中于君主个人。

——摘编自朱韬《法制之殇读韩非子有感》

(1)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
(2) 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孟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方略。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