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罗很早就与唐朝为宗藩关系,在与唐的交往中采取的完全是一种“事唐”姿态。同时,新罗向唐朝派遣大量的留学生,据严耕望先生的考证:“自太宗贞观十四年新罗始遗派留学生起至五代中叶三百年间,新罗所派遣之留唐学生,最保守之估计当有两千人。”唐代的外国留学生一般被安排在长安的国子监学习,其学习生活费用由唐朝政府负责,“买书银货则本国支给”。新罗的留学生在回国后多有作为,为传播唐文化做出巨大贡献。

——整理自耿虎《新罗、日本遗居留学比较研究》

材料二   17世纪,传入中国的主要是西洋火炮,特别是“红毛夷”荷兰人带来的火炮“红夷炮”。在此阶段,明朝朝廷和广东、福建地方当局都主动寻求西欧新式火器样品,并积极引进通晓创造火炮技术的西洋人士,让他们参加和指导西洋新式火炮的制造。此外,这种新式火炮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数理知识、实验和理论的指导,因此这一时期出现了编译火器论著的高潮。这种大规模、高层次的技术引进,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

——摘编自李伯重《火枪与账簿》

材料三   正是通过“新政”,从传统的小农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型的迹象才真正出现。经济自由政策的颁发,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现代化的陆军体制、教育体制与现代人才培养也开始落地;还有现代法律体系与司法制度已开始成形。……另外,从1905年开始,慈禧太后为首的统治者被迫将逃亡海外的政治犯梁启超于1901年所设计的预备立宪方案捡起来,逐渐予以尝试。

——摘自郭世佑《帝亥革命与“清末新政”》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新罗向唐朝大量派遣留学生的原因。唐朝的政治制度对朝鲜半岛影响巨大,请以高丽王朝为例加以说明。
(2) 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朝大规模引进西洋火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大规模引进西洋火器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从背景和影响两方面评析“清末新政”。
【考点】
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 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利玛窦的意大利姓名是玛泰奥·利奇,为了带上中国姓名的韵味,他自称姓“利”名“玛窦”……在服饰方面,利玛窦……改服儒士长衫,以优游于士大夫群中……洞悉中国内情的利玛窦深知,要使被中国人视作“旁门左道”的天主教真正植根于中国土地,最要紧的是和学术阶层相联络……有必要以学术为媒,借西洋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士大夫的注意和敬重。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669年

康熙帝命传教士南怀仁主持钦天监

1678年

康熙帝致信教廷,要求派遣具备数学、医学、天文等方面知识的传教士来华

1643年

部分传教士向罗马教廷控告中国的基督徒祀孔祭祖违背基督教义

1645年

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发布通谕禁止中国天主教徒参加祭祖祀孔

1704年

教皇克莱孟十一世再次谕令禁止中国基督徒祀孔、祭祖

1707年

康熙帝下令驱逐传教士多罗等人

1717年

康熙帝下令礼部禁止天主教在华的传播

1724年

雍正帝诏令全国驱逐西方传教士,勒令教徒弃教

1784年

乾隆帝下令发动对教士、教民的全国性大搜捕

1805年

嘉庆十年大教案,严禁传教士由澳门潜入传教

——整理自张西平《跟随利玛窦来中国:1500—1800年中西文化交流史》

(1) 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试析利玛窦易名改服、积极引介西学进入中国的原因及根本目的,列举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代表性成果。
(2) 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清政府对传教士态度的变化,试析清政府态度变化的原因及后果。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在交流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城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

——吴承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材料二   明清之际,《崇祯历书》的编纂和应用,《几何原本》的引进,以及全国大地图的测绘等标志性成果,开启了天文学、数学和地图测绘学等学科向近代科学的转变,并开始了向经世致用思想方法的转变……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并不只是单向的西学东渐,与之相伴相随的还有一个中学西渐,葡萄牙在租借澳门后,中国产品如丝绸、陶瓷、茶叶等,更多地输往欧洲,一些传教士推介孔子思想的同时,将儒家经典如“四书”及《周易》《书经》《孝经》《诗经》《礼记》等翻译为西文出版,葡国传教士曾德昭的《大中华帝国志》,全面介绍了中国历史,地理和思想史等方面的情况。1793年,马夏尔尼使团游览了承德避暑山庄,随员巴罗在《中国游记》中盛赞了山庄的园林建筑:“错落有致,间隔合宜,恰到好处,互相衬托”,另一学者又专门指出中国园林有更高级的美——不规则的自然美,这推动了英国“不规则园林”运动的兴起,随后,整个欧洲掀起了仿建中国园林的热潮,并修建了许多包含中国元素的建筑,其中不乏代表性作品。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中华文明史》与林延清《试论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的分期、特点和历史作用》

材料三   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毛泽东文集》第7卷

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毛泽东《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毛泽东文集》第3卷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华文化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2)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明清之际“西学东渐”与“中学西渐”产生的双向意义。
(3) 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运用唯物史观简述如何看待外来文化。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应星(1587—1666年),江西奉新人,明末清初时期杰出的农学家、博物学家。从少年时代起,宋应星就对当时被读书人视为“雕虫小技”“旁门左道”的各种物件的制作技艺感兴趣,喜欢探究和钻研、动手体验。

宋应星曾多次参加科考。在多年的赶考生涯中,宋应星有感于“士子埋首四书五经,饱食终日,却不知粮米如何而来;身着丝衣,却不解蚕丝如何饲育织造”。因此,他走遍了田野和村镇,遍访打谷场和手工作坊的各类匠人和艺人,造访了店铺、窑场、工地等,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

崇祯八年(1635年),宋应星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在此安静做官的4年间,经过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长期的考察、记录与研究,广学博闻的宋应星收集了第一手的农学和博物学资料,写出了《天工开物》这样内容浩大的总结性的科技著作。

《天工开物》全书分三编,图文并茂地详细描述和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30多个门类的技术和经验,内容几乎包括了当时的全部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领域。这本书把与吃饭、穿衣有关的农业科技放在最前面,然后才是有关手工业各方面的科学技术,把珠玉之类的制造放在全书最后。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大约在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宋应星离世,享年80岁。

——摘编自徐鲁《宋应星与影响世界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1) 根据材料,概括《天工开物》内容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围绕宋应星和《天工开物》,以“人·书·时代”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