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种意义上说,交通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罗马国家筑路的成就是举世闻名的。罗马广场的黄金路标,刻有帝国主要城市的名字以及它们同罗马的距离,象征着世界上的一切道路都汇合到这里。据统计,到公元2世纪时,帝国境内的硬面道路已有372条,总长度达到8万公里。与陆路交通相辉映,罗马国家的海上交通线也相当安全便捷。古罗马国家极盛之时地中海俨然已成为其内海,船舶吨位达到一千吨,顺风时每小时可航行五海里以上。有学者研究表明,那时的海上交通比之19世纪开始之前欧洲任何一种交通都快捷,而就其舒适和安全而论,也并不比我们今天相差很多。

——孙宝国《古代罗马社会新闻史简论》

材料二

时间

英国交通发展概况

17世纪中期

英国相继出台一系列的航海条例和航海法案,英国的海上运输才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1663 年

英国议会通过第一个收费公路法案,即在某些道路上征收通行税的法令,此项税收款必须专用于道路工程。

进入18世纪以后

道路管理方式逐渐按商业化的方式运作,由信托公司负责道路的经营管理和维修养护。

至1724年

英国可通航河道从1600-1660年间的685英里增加到1724年1160 英里。

1760-1776年

议会通过了不下于452项有关道路建筑及其保养的法令。

1825-1835年

议会通过54项各式各样的铁路条例。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迅速完成大规模的铁路建设。

1870年

英国通车铁路长达15500英里,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完成。

——摘编自张卫良《工业革命前英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等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化有重要意义。《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认为,工业革命以来各种物质文明的进步,包括食品、服饰、住房、日常用品诸多方面,就其对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思想观念的影响显著性而言,大概没有任何一项可以与交通现代化相比。其中“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一章的主要目录如下:

第五单元   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以时间观念为中心

第一节   新式交通使人们开始形成科学的时间观念

第二节   新式交通改变了人们生活中的时间节奏

第三节   新式交通与近代时间价值观念的出现

——摘编自丁贤勇《新式交通与社会变迁:以民国浙江为中心》

(1) 依据材料一,归纳古罗马举世闻名的“筑路的成就”,结合所学,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简析古罗马交通建设的作用。
(2) 时间是认识历史的尺度,时间尺度的伸缩,可以定位或解释历史事件,材料二表格中的时间从17世纪中叶延至19世纪中叶,请指出这持续200年的长时间段对研究英国交通发展的价值,并以此时间尺度为视角,解释这一时期英国交通发展的原因。
(3) 阅读材料三,参照“新式交通与社会观念”一章,根据所学知识,以“近代商路”为主题,编写一个章节目录。(要求:时空逻辑清晰,层次角度明确,表述涵盖史实,包含三节子目且至少有1个与中国相关)
【考点】
罗马帝国;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只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汉朝盛时“编户齐民”有5900多万人,儒家倡导的忠义孝悌等伦理,成为民众日常行为的规范。汉朝境内的百姓,不复以“燕人”“齐人”“秦人”相区别,而是“某郡某县”人,他们虽方言有异,却使用着统一的不因语言差异而改变的文字。经历两汉四个多世纪的统治,统一的观念深入人心,“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在先秦以来华夏融合的基础上,汉朝境内的人们逐渐被称为“汉人”。

——据《汉书》《后汉书》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