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材料一:先秦战国时期在我国思想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产生了儒、道、名、阴阳等诸子百家,各家思想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甚至相互攻击,……而以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核心,中国文化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的一面,主张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商编自胡国威《论孔子“和而不同”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家,中国的思起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两个关键因素使得唐帝国能够保持活力:折中主义(它吸收所有在之前几个世纪历史上出现的文化流派)和世界主义(对外国人及他们多种多样生活方式的包容)。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在整个唐帝国,尤其是在城市,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显著的因景,对于其文化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材料四:有许多外国人居住在长安……有波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僧侣,日本、新罗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在长安的外国人可能达到十万以上。在朝廷任职的外国人也为数不少。

——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

(1) 请完成以下关于诸子百家主要学派和其思想内容的匹配。(填涂字母)

a.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融入自然之中,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

b.注重法律与秩序的建设,主张严格的法治和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关爱他人,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

e.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代表对自然界朴素的认识。(     )

A.儒家       B.墨家       C.阴阳家       D.道家       E.法家

(2) 材料一中“和而不同”文化观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单选) A. 先进性 B. 包容性 C. 开放性 D. 复杂性
(3)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代各思想流派“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的含义。
(4) 阅读材料三,从中概括唐文化的特点是(     )(双选)

A.开放            B.严谨            C.先进            D.兼容            E.创新

(5)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你是否认同“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在整个唐帝国,尤其是在城市,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显著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考点】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三国至隋唐的中外文化交流; 百家争鸣的主要派别及其思想主张; 百家争鸣的意义与影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末年,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异军突起:建立了大一统王朝,泰国的崛起是制度的胜利。《史记》记载:秦朝统一后,“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山堙谷,直通之。”《史记》还记载:“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河南地”,“发诸尝适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十四县”。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但秦朝仅经历“两帝一王”的短短14年就灭亡了。

——摘编自陈忠海《从另一个角度看秦朝的统一与速亡》

材料二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即位。他所面临的形势是“汉兴六十余载,海内艾安,府库充实,而四夷未宾,制度多阙”。他继承了“文景之治”的全部历史遗产,其中,既有社会稳定、人心归向、经济富裕的优势,也有制度有缺、国家控制能力薄弱的遗憾。汉武帝时期的政论家严助,总结汉武帝时代的特点是“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

——摘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的原因,并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造就“盛世”的相关政治制度。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发展趋势。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