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先秦战国时期在我国思想史上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产生了儒、道、名、阴阳等诸子百家,各家思想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甚至相互攻击,……而以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为核心,中国文化重强调不同文化之间互补的一面,主张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商编自胡国威《论孔子“和而不同”文化观及其现代意义》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代,自从孔子开创以人为本的家,中国的思起家们,有延续,也有对立,百家争鸣,各擅胜场。政之时,独重法家,其他学派无不遭受压制。汉兴之初,人主与民休息,黄老之学是主流,百家也渐有传人。汉武帝以后,独尊儒学,又压抑了其他学派。一般历史,大致都如此谈。然而,如从另一个角度思考,秦汉时代毋宁是经历了一次全盘整合:先秦思想学派,如百川汇海,终于综合为中国文化的思想模式。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两个关键因素使得唐帝国能够保持活力:折中主义(它吸收所有在之前几个世纪历史上出现的文化流派)和世界主义(对外国人及他们多种多样生活方式的包容)。外国人和外国文化在整个唐帝国,尤其是在城市,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显著的因景,对于其文化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美】陆威仪《世界性的帝国:唐朝》
材料四:有许多外国人居住在长安……有波斯、阿拉伯的商人,印度僧侣,日本、新罗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在长安的外国人可能达到十万以上。在朝廷任职的外国人也为数不少。
——刘炜主编《中华文明传真》
a.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在,融入自然之中,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
b.注重法律与秩序的建设,主张严格的法治和严厉的惩罚以维护社会秩序。( )
c.兼相爱,交相利。( )
d.关爱他人,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
e.提出“相生相胜”的理论,代表对自然界朴素的认识。( )
A.儒家 B.墨家 C.阴阳家 D.道家 E.法家
A.开放 B.严谨 C.先进 D.兼容 E.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