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地主阶级先后创办了一些军用与民用企业,放宽了对社会商业活动的限制。甲午中日战争后,在不触动清王朝统治的前提下,维新运动从政制、官制、商务、产业到科考、学堂、报馆、书局等方面制定“新法”,终以戊戌政变宣告终结。随着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矛盾加深,国内革命风潮涌起,清廷不得不重启“新政”。迫于内外压力,清廷在1906年颁布“预备立宪”上谕,但又以“规制未备,民智未开”为由,施行“仿行宪政”来应付,最终没有挽回封建王朝覆灭的命运。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第一个党纲中宣布中国革命要“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其后又提出“产业组合”。蔡和森呼吁“没收一切生产手段——土地、大工厂、资本和交通工具为国有,以建筑共产社会的经济基础”。

——摘编自郭若平《从近代历史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新论断·新阐释”笔谈》

材料二   二十世纪早期,包括李大钊、陈独秀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在内的中国知识分子,表现出了对“现代”一词的青睐,开始大量地讨论“现代科学”“现代社会”“现代革命”“现代经济组织”等议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瞿秋白在《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一文中指出,“现代文明”首先是“技术文明”。早期党员学者嵇文甫将二十世纪前四十年的文化运动整合成中国一步一步在“现代化”的发展史。在中国共产党革命年代,与“现代”一词联系最为紧密、出现频次最多的依然是“军队”“军事”“装备”“武器”等主题词。

——摘编自洪汛《中国共产党现代化观念的百年演进及其历史意义》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早期现代化运动的局限性。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早期现代化意识的特征及其历史意义。
【考点】
戊戌维新运动;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戊戌变法是以康梁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内忧外患的刺激下所展开的一场救亡图存运动。它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使国家步入世界发展的轨道。戊戌变法又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康有为、谭嗣同、严复等启蒙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主义,批判旧伦理,揭露中学的不足,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反而更加深入人心。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规定了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摘编自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二:清末新政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治与筹备立宪,等等。新政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最后也未能挽救清王朝,最终走向失败。

——摘编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政治中的激进与保守》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戊戌变法的目标及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的特点。
(3)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失败的共同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32年的议会改革,将选举权从身份资格转向财产资格,改革后的选民人数从总人口比例的2.5%增长到3.3%;中等阶级主体获得了选举权,进入到政权体系之中。英国的贵族寡头制度开始分崩离析,资本主义民主大厦的根基建立起来,用和平的渐进改革方式来推行政治民主化,演变成为英国的一种传统。改革大门一旦打开,就不可能再关上,英国在1867、1884和1918年继续进行了议会改革。

——摘编自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1906年,清廷“仿行立宪”的谕令颁布后,编制馆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递交了组建新式中央政府的方案:设立带有议会性质的资政院,掌立法;裁撤内阁与军机处,组新内阁,设十一部,“行政之事专属内阁各部大臣”;“司法之权则专属立法部,以大理院任审判,而法部监督之”。这一方案遭到顽固派的强烈反对,清政府故而要求编制馆遵行“五不议”,即:军机处不议、八旗事不议、内务府事不议、翰林院不议、太监事不议。中央官制由此逐渐厘定。

——摘编自徐爽《1901-1911:旧王朝与新制度——清末立宪改革述论》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成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末立宪改革的主要特征。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英两国改革不同走向折射出的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清政府在诸多方面实行各项改革,然而虽然有一定的规模,却没有效果,工作人员也不能解释清楚这些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随着西学东渐,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开明官员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强大与其政治制度、教育科技的先进有关。为此,清政府接受了袁世凯奏请简派录贵分赴东西洋各国考察致治的建议,派戴泽、端方等五大臣“分处东、西洋(东洋指日本,因日俄战争日本取胜)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摘编自陈丹《五大臣出洋缘起》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国家计委计划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学习境外发展经济的先进经验。其中以赴西欧五国、赴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访日及赴港澳四路代表团最为关键。考察团目睹了西方国家及部分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成就,深切感受到了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考察结束后,我国果断引入“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灵活的贸易合作模式,同时带回了许多关于新技术、新工艺的信息。大批考察团的出访推动了国内一些相关会议的召开,其中影响较大的是1978年下半年的国务院务虚会议和中央工作会议。

——摘编自马欧阳《70年代后期“出国考察潮”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五大臣出洋考察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前夕干部“出国考察潮”的特点和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