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梦”是中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自强运动中的技术决定论。由于学习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经验,他坚定地认为,为了使中国复兴,军事和技术的革新将自然而然地会实现,而没有政治变革伴同的单纯的技术革新。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

【共和之路】

材料三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一系列演说中,反复称我们有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并在“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思想风暴】

材料四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1) 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什么主张?
(2) 梁启超领导进行的政治近代化尝试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梁启超对政治变革和技术革新的观念。
(3) 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对“共和”的理解,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政治上为共和作了哪些努力?
(4)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了”的含义。20世纪初,中国人民为了清除材料四所说的“树墩”,做什么努力?
【考点】
洋务运动; 新文化运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6年,左宗棠筹建福州船政局。计划建厂时,福州税务司美理登企图将福州船政局纳入英法的掌握。福州船政局先后建造了30多艘军舰,并派出4届留学生前往英法学习造船、制造轮机、驾驶等专业。但它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存在机构臃肿、管理紊乱、营私舞弊等现象。

——摘编自沈传经《福州船政局》

材料二 辛亥革命使“民国”取代了“帝国”,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在新旧递嬗的历史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19年1月,陈独秀在《<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一文中写道:“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赛两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1919年12月,陈独秀在《国庆纪念底(的)价值》中提出“社会主义要起来代替共和政治,也和当年共和政治起来代替封建制度一样,按诸新陈代谢底(的)公例,都是不可逃的命运。”

——摘编自林文光选编《陈独秀文选》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福州船政局在军事近代化方面进行的探索,并归纳福州船政局在发展中遭遇的困境。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辛亥革命“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19年陈独秀思想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

材料二:悠悠往事,再话辛亥

人物

观点

引文出处

陈旭麓

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毛泽东

辛亥革命有他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但后来失败了,没有巩固他的胜利,封建势力代替了革命、袁世凯代替了孙中山

《如何研究中共党史》

章开沅

中华民族的三次腾飞中,辛亥革命算第一次腾飞,辛亥革命的影响不是短期内可以突出的,总要经过一些事情。它当时的任务就是解决帝制,建立共和国,虽然三纲五常没有最后消灭……

《辛亥革命需探索上下三百年》

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找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

——陈独秀

(1) 根据材料一,说说汉阳铁厂受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你赞成的任意一种观点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德、赛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在这两面大旗的指导下,陈独秀,李大钊等为挽救民族危机进行的实践活动是什么?
(4) 以上材料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请你为此归纳一个学习主题。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