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自鸦片战争以来,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与“广东”联系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见下表。

地点

名人故居

广州番禺

邓世昌故居

广东新会

梁启超故居

广州花都

洪秀全故居

广东中山

孙中山故居

材料三:广东为泰西入中国之道,濠镜(澳门)一区,自明代已为互市之地。自香港隶属于英,白人之足迹益繁,故广东言西学最早,齐民习与西人游,故不恶之,亦不畏之,故其国民之性质,有独立不羁气象者,惟广东人之最。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

(1) 根据材料一,任选两处历史遗迹,说明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2) 根据材料二,选取一位历史名人为其撰写简介。(要求从名人姓名、籍贯、主要事迹、影响、地位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示例:詹天佑,广东南海人。京张铁路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中国近代铁路之父。

(3) 根据材料三,简要分析得出“半部中国近代史,就是半部广东人的历史”这一结论的原因。
(4) 综上所述,谈谈保护历史遗迹和历史名人故居的意义。
【考点】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践探究题 普通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代列强发动的主要侵华战争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根据统编初中历中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编制

材料二:有说欧美共和的政治,我们中国此时尚不能合用的……我们中国的改革最宜于君主立宪,万不能共和,殊不知此说大谬(错误)……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共和……

——摘自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讲词

材料三: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自经此次之实验,国中贤者,宝爱共和之心,因以勃发,厌弃专制之心,因以明确。……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

——摘编自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

材料四:中国在巴黎和会上蒙受的屈辱阻碍了中国寻求西方模式的国家认同。五四知识界对西方的幻灭,伴随着亲苏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许多中国人认为俄国革命是中国进行国家建构的唯一成功楷模。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历次反抗斗争呈现的共同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提出的与以往不同的理想目标。促使孙中山提出这一理想目标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所说“专制政治”指的是什么?“此次之实验”是在哪一领域向专制政治宣战的?
(4) 根据材料四,指出中国人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四个历史事件的相关知识,简要指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