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通常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但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船可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一个民族的荣辱兴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兵用炮击中大船正身,反将炮子碰回,毙我守炮之兵,提臣(陈化成)见此光景,顿足长叹,自言事不可为,俄而被炮子击中左臂而毙。

——文庆等奡《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

材料二   “黄鹄”号蒸汽轮船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蒸汽机轮船。1865年在安庆内军械所由徐寿、华蕃芳设计建造,曾国藩赐名“黄鹄”。

材料三   1898年3月,英国商人立德乐驾驶“利川号”成功抵达重庆,这是长江中上游开天辟地第一次驶来的非人力船只。这大大刺激了帝国主义进一步夺取川江航运权的欲望。

材料四

       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复制品)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回答,该战争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带来的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材料二中“黄鹄”号蒸汽轮船设计建造的背景。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利川号”能够抵达重庆的法律依据。
(4) 结合史实,简述“红船”反映的历史故事。(要求:语言简洁,观点正确,思想健康)
【考点】
洋务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面对西方的侵略,面对国内军阀的黑暗统治,中国人民英勇反抗、积极探索,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理由是我们的落伍。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国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国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国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

———《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加之外资工业扩大,煤炭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进口量迅速扩大,供求关系紧张,价格昂贵,成为洋务军事工业的一大经济负担。1867年,曾国藩向清廷提出:“挖煤一事,借外国开挖之器,兴中国永远之利,似尚可试办。”1872年,李鸿章进一步强调:若能自开煤矿,则“洋煤不阻自绝,船、厂亦应用不穷”。1874年,李鸿章、沈葆桢重提“开采煤矿,以济军需”。1875年,清廷放弃开采煤矿的禁令,允许试办机器采煤业。于是,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煤矿企业的热潮。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第三卷)

材料三:假使我们是甲午到戊戌那个时代的人,眼看见我国的国家⋯⋯我们还不激昂慷慨想要救国吗?⋯⋯假使正在这个时候,我们中间出了一个人提出一个伟大的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其文章是我们所佩服的,其论调正合乎我们的胃口,那我们还不拥护他吗?康有为就是这时代中的这样的人。

———《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1) 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并列举“拼命抵抗”的一例史实。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开办军事工业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洋务派是如何解决的?
(3) 根据材料三,指出康有为所面临的时代困境,为此,他提出了怎样的救国“方案”?
(4) 根据材料四,请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中国近代史上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华民族遭受种种屈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西方大炮带给中国社会的耻辱和创伤毕竟太深了。因此,痛定思痛之后,庙堂众的策论已多见“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无练兵。比者抚局虽成,而国威未振,宜亟图振兴,使彼顺则可以相安,逆则可以有备”。自强以图御侮开始成为自觉意识,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刺激的结果。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清国之败,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变通所致也。夫取士必考试,考试必由文艺,文艺乃为显荣之阶梯,岂足济实效乎?……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

——摘自1895年《大日本海军总司令官伊东佑亨致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书》

材料四: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激烈争夺和瓜分中国,造成中国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这种危机感促成了人们的觉醒,救亡图存成了当时最紧迫的要求。

——摘自《山东大学精品课程》

(1)  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
(2) 根据材料二,为了“亟图振兴”“自强以图御侮”,清政府掀起了什么运动?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该运动兴起的背景。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伊东祐亨认为哪一弊端造成了“清国之败”。并用史实说明中国人如何尝试改变这一弊端?
(4)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这一时期的中国拟定一个主题。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