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是农业重大灾害之一。历史上,人们代代研发治蝗方法,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终于基本控制蝗灾。
20世纪50年代初,治蝗人员来到蝗害重灾区洪泽湖畔,日夜观察、记录飞蝗的点滴动向,逐步摸清了飞蝗的习性,同时记录大气温度、土壤温度、降水等小气候,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经过分析,专家得出结论:在滨湖蝗区和内涝蝗区,水位高低决定飞蝗的繁殖数量——淤滩越大,飞蝗产卵场所就越多;浸水多的地方,蝗卵则会死亡。由此,专家提出治蝗方案:改变水利条件,垦荒种地,让蝗虫失去产卵环境;改变植被条件,少种禾本科植物、多种棉花等,让飞蝗断粮;改变土壤条件、深翻土地,让飞蝗再无藏身之地。
人们依据方案治蝗,1977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庄严宣告:“飞蝗蔽日的时代一去不返危害我国数千年的东亚飞蝗之灾,已被我国人民和科学工作者控制,连续十多年没有发生蝗害!”
结合材料,运用“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和“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知识,谈谈我国治蝗人员是如何深入实践,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