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割据,北方战乱不断,人口纷纷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此时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文化灿烂。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政治形势篇】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时期,我国由大一统走向分裂,又由分裂重新走向大一统,如下图。
【经济状况篇】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柘,畦畎相望,连宇高甍,阡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科技文化篇】
小宋同学学习中国古代史后,对七个主题单元知识进行了整理,以下是他的学习笔记:
笔记一
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时代特征: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内容:
1.赤壁之战
2.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北方地区民族交融
笔记二
时期:
时代特征:
1.
3.
4.
请补全笔记一内容。
人物:①,②,③,④,
政 权 :A;B;C.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材料二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次战役有关?这次战役的影响是什 么 ?
——《三国志 ·吴书》
材料三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夷洲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你是否同意材料四中的观点?请运用相关史实予以阐述。
材料一 三国鼎立时期,无论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较之东汉末年众多军阀割据混战的状况前进了一步,也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中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三 《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太平,气候适宜,连年丰收,百姓安居乐业,粮食、布帛充足,几乎家家丰衣足食。”
材料一 《三国演义》的开篇引用了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儿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材料二 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他们彼此争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三 东晋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间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右图)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
【三国鼎立篇】
材料一
【政权更迭篇】
材料二 朝代更迭示意简图(局部)
【民族关系篇】
材料三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 [北齐]魏收:《魏书》
【经济发展篇】
材料四 江南之国盛矣。 ……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 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 [南朝·梁]沈约: 《宋
书》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虽战乱不已,但各民族之间加强了交往、交流与交融,区域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材料二: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这些诸侯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后来,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这场内乱对社会造成巨大灾害,物价飞涨,人民饱受痛苦,西晋从此衰落。
——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魏晋以来(东汉末年以来),原居住在中原的客家先民不堪战乱和灾荒,纷纷从黄河流域向南逃往长江流域,最后定居在闵粤赣交界地区。他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并与原居的周越族长期相处,逐渐成为客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