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立心、铸魂育人的工作。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呼声不断高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爱国主义教育立法工作作出重要部署。2024年1月1日,新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生效实施。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材料二   爱国主义教育重点在青少年、基础在学校教育,要注重教育引导,又要注重实践养成。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此,有网友提出:只要抓好了学校这一主阵地,就能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新时期制定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有何意义。
(2) 结合材料二,运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有关知识,评析“只要抓好了学校这一主阵地,就能扎实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观点。
【考点】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辨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文化的繁荣发展正在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材料一   在我国民族文化“大熔炉”的山西,一件件别致的文物,既蕴含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也印证着三晋大地古已有之的开放基因和重商传统。云冈石窟,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也融入了鲜卑族的精气神和审美情趣,用其雄奇壮美记录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成型成长的故事,留存住中华文明包容开放的印记。山西博物院珍藏的胡人吃饼骑驼俑,反映了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的景象。山西正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谋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率先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

材料二   2022年热播电视剧《人世间》,通过讲述普通人的命运故事展现了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走过的道路,表达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对良善品德的传承坚守,从而有力地弘扬了主旋律、传递更大的正能量。《人世间》的热播为当下文艺工作者重申一个“常识”:贴着时代的脉搏、贴着人民的心跳,文艺创作天高地阔。

材料三   2022年的春天,一场又一场线上演唱会,引发了集体狂欢。与现场演唱会昂贵的票价相比,这些线上演唱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免费,降低了观看门槛。演唱会本身具有浓厚的粉丝经济色彩,但免费演出的频繁刷屏,证明了其具有冲破饭圈、触及大众审美的巨大潜力。对此,甲同学认为如果线上演唱会观看门槛降低,必然会冲破饭圈,为大众接受。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分析发掘山西省文物的时代价值。
(2) 《人世间》的热播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3) 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逻辑知识,评析甲同学的观点。
辨析题 普通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始凿于初唐,是中国石窟艺术的优秀代表。1999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多年来,大足区实施了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等重大文物保护项目20多项,先后建成大足石质文物保护中心、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等科技平台,全面提升了石窟寺保护能力。在推进文物保护的同时,大足区也重视文物的活化利用。近年来,大足区不断挖掘和阐释大足石刻文化中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物保护利用真正活起来;将一些中小石窟纳入乡村旅游点,培训了一批村民讲解员,新建人行步道、公厕、院坝,增加休闲桌椅、完善保护标识碑和解说牌等,为当地居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场所,让乡野文物进一步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使石窟寺周边村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充分利用融媒体平台、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场景复原等科技手段,构建大足石刻传播矩阵,建成大足石刻数字博物馆,推动“云游·大足石刻”数字文旅项目落地见效,开发大足石刻文创产品和数字藏品,形成线上云游、线下体验的“孪生”格局。

有专家指出,在开发利用大足石刻等文化遗产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利用第二”的原则。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辨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