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下图)位于吉林省磐石市区西侧20公里处。1933年初,磐石中心县委和时任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的杨靖宇,率领南满游击队,在磐石红石碰子地区创办后方医院、修械所及印刷所等后勤机构,后来逐步发展形成了抗日游击区,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根据考古工作者发掘情况来看,可以将红石砬子遗址内发现的遗迹分为四类:第一是以上溶子内主的哨所性质遗存。第二是以火烷房址为玄的居址性质遗存。第三是以性过为主的战斗工事性质道好,由于面积较小,可能是?型的战斗位。第四是以以台地为主的营训性质遗存,可能用作集合、操练会议等。……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军民在长期的对敌作战中依托自然环境初步建立起了一套简单军事防御体系,利用简陋的武器依托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

——摘编自李宁宁、孟庆旭:《从红石砬子遗址看吉林省乐北抗联设址》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红石砬子遗址的史学研究价值。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红石砬子遗址发掘的现实意义。
【考点】
抗日战争的敌后战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一度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由于边区人民多数生活贫困,边区政府提出增加农贷的主张,并于1939年3月,公布了《农业互助社暂行组织规程》,号召各党委暨县政府立即动员群众大量开荒,加大农业技术改良。随着战争逐步迫近边区,政府颁布了《征收救国公粮条例》,同时鼓励节约粮食,开展粮食节约运动,裁撤不需要的机构,充实基层组织,合理安置劳动力充沛地区的人民向待开发区有序迁移。陕甘宁边区政府通过多种举措顺利度过这一时期的粮食危机。

——摘编自王可研《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粮食危机探究》

材料二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逐渐发生了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支持城市建设和工业化发展,国家实施了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1993年以来,中国粮食市场开始探索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运行机制,从此结束了长达40年的统购统销制度。在粮食供求关系方面1950-1960年的净出口阶段,国内市场肩负着实现粮食自给和支持工业化发展的重任。1961-2002年净出口和净进口交叉互现阶段,被动式参与国际市场增加粮食供给。2003年至今的净进口阶段,在“以我为主”的前提下,主动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

——摘编自王钢《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为解决粮食危机所采取的措施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方面发生的变化,并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粮食安全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1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苏中、苏北等根据地建立起县、区、乡各级农抗会,青年、妇女、职工各种抗敌协会也陆续建立,这些团体取代了过去地主士绅的地位,团结领导群众进行艰苦的抗日斗争,在陕甘宁边区“党经过政权、军队及各种民众团体的联带作用,与边区人民特别是与工农劳动大众密切联系起来”,在淮北的7个县参议会共计议员458人中,雇工12人,贫农71人,中农119人,富农70人,地主130人,商民17人,其他39人。

——摘编自杨丹伟《抗日战争与乡村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等

材料二   《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规定:除汉奸、经法庭判决被剥夺公民权的人和精神病患者以外,“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政府成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参议会制度,行使各项监督选举权利。194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对抗日战争时期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作了重申,并提出了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边区政府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法制建设。据统计,中共中央、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曾先后制定、颁布了五六十种、1000多件法律法规。

——摘编自刘路平《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探析》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社会治理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概括陕甘宁边区政府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抗战时期的文化建设】

材料一:“文化下乡”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文艺运动的重要转折点。以此为契机,中国文艺创作逐渐摆脱了“五四”以来的“欧化语言和欧化风格”,开始向民族化、大众化方向转变。在“文化下乡”运动影响下,文艺工作者自身也经历了一场思想变革。当他们真正融入农村现实生活,以鲜活的真人真事为原型进行创作时,其作品也显露出了无限生机,散发出浓浓的乡土气息。这些作品充满激情,通俗易懂,鼓舞人心,是激励根据地军民全身心投入抗战的重要精神食粮,也是农村民间文化振兴的集中体现。

——摘编自张卫波《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研究》

材料二:抗战期间,宣传工作被认为是抗战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必须对全体同胞发起广泛的精神动员。要实现广泛的动员,“就必须要经历宣传的阶段,方得成效。假使没有做到广泛的深入的宣传工作,无疑地便不能把广大的民众唤醒起来,从而自觉的积极的来参加抗战”。这其中,文艺宣传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社会教育方式。广大的社会教育机构和组织正是依托文艺工作的有利优势,团结了一大批抗日爱国的文艺工作者和有影响的知识界、文化界名人,通过他们的口诛笔伐痛陈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同时讴歌民族英雄的伟大气节和抗日志士的英勇和正气。知识界、文艺界的引领和表率作用,使得全民广泛参与,共同奏响了同仇敌忾反对侵略的交响曲。

——摘编自徐辉《抗战大后方教育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文化下乡”运动后文艺创作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 抗战时期的文艺宣传如何“奏响了同仇敌忾反对侵略的交响曲”?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予以说明。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