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科普阅读。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氨(NH3又叫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氨主要来自于人工合成。1909年,弗里茨•哈伯成功地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出氨气。工业合成氨的流程如图1所示。为了找到合成氨反应合适的催化剂,人们做了6500多次实验,发现铁触媒效果较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在铁触媒作用下,用体积比为1∶3的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当容器中氨的含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平衡时),测得氨的含量分别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至今全球合成氨年产量超千万吨,其中大约85%的氨用于生产氮肥,缓解了地球上有限的耕地资源与庞大的粮食需求之间的矛盾。

(1) 图1中分离空气得到N2的方法属于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2) 氨气易液化,液化后形成液氨,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变化知道,液氨的化学式为
(3) 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4) 由图2分析,按下列条件进行合成氨反应,平衡时氨的含量最高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200大气压、300℃ B. 400大气压、300℃ C. 200大气压、500℃ D. 400大气压、500℃
【考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科普阅读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水果罐头方便又好吃,且保质期长。大多数人都认为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实际上,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水果类罐头不允许添加任何防腐剂。水果罐头中的高糖、无氧环境不适合微生物生长,因此只要灭菌彻底,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水果罐头的原料经过80-90℃的巴氏灭菌处理,可以杀灭食物中的绝大部分微生物,水果中的大部分营养成分都能被很好地保留下来,仅有极少数不耐热的维生素会被破坏。在密封前,对罐头进行排气处理,保证罐头内部为真空状态,有效隔绝氧气,从而防止食物中的微生物滋生。

柑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我国柑橘罐头占柑橘加工量的80%以上、柑橘罐头制作流程如图:

杀菌过程中,随着杀菌温度的升高、杀菌时间的延长,罐内热量的累积(积温)会升高。积温对维生素C、类胡萝卜素的保存率的影响如图所示。选购水果罐头时,应首选正规厂家生产的。若罐头出现膨胀或者凹陷,有可能是密封不良或灭菌不彻底导致产品变质,不建议购买。

(1) 下列柑橘罐头制作流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剥皮分瓣 B. 杀菌 C. 灌装
(2) 密封前,对罐头进行排气处理,保证罐头内部为真空状态,目的是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填字母)。 A. 保质期越长,防腐剂越多 B. 只要灭菌彻底,水果罐头不需要添加防腐剂 C. 生活中充分煮沸可以杀灭食物中大部分微生物 D. 大部分维生素都不耐热
(4) 根据图示分析,维生素C和类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与积温的关系是,因此保存水果罐头时,也要在较(填“高”或“低”)温度下保存。
科普阅读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