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写景美文

原文

旁批

雨滴耐心地穿过深秋

鲍尔吉·原野

雨滴耐心地穿过深秋。

雨滴从红瓦的阶梯慢慢滴下来,落在美人蕉的叶子上,流入开累了的花心里,汇成一眼泉。

雨滴跳在石板上,分身无数,为寂静留下一声“啪”。

雨滴比时钟更有耐心,尽管没发条,走步的声音比钟表的针更温柔,在屋檐下、窗台上,在被雨水冲击出水洞的青砖上留下水音的脚步声。时间在雨滴里没有表针,只有嘀嗒。清脆的声音之间,时间被雨滴融化了一小节。被融化的时间永远不能复原,就像雨滴不能转过身回到天空。

秋天盛满繁华之后的空旷,秋天被收走的不光是庄稼和草,山瘦了,大地减肥,空中的大雁日渐稀少。

说秋月丰收,这仅仅是人的丰收,大地空旷了,像送行人散尽的车站月台。

让秋天显出空旷还由于天际辽远,飞鸟就算成万只飞过也不会拥挤。云彩在秋天明显减少,比庄稼少得还快,仿佛说,云和草木稼穑配套而来,一朵云看守一处山坡。庄稼进场,青草转黄,云也歇息去了。你看秋空飘着些小片的云,像鱼的肋条,它们是云国的儿童。

浓云的队伍开到海的天边对峙波涛,波涛如山危立,是一座座青玉的悬崖,顷刻倒塌,复现峥嵘。

雨滴是天空最小的信使,它的信是昼夜不息的滴水之音。在人听到雨滴的单调时,其实每一声都不一样。雨滴的重量不一样,风的吹拂不一样,落地声音也不同。【A】雨滴落在鸡冠花上,像落在金丝绒上静默无声。雨滴落在电线上,穿成白项链,排队跳下地面。

秋雨清洗忙了一年的大地。大地奉献了自己的所有之后,没给自己留一棵庄稼。春雨是禾苗喝的水,夏雨是果实喝的水,秋雨是大地喝的水。土壤喝得很慢,所以秋雨缠绵。【B】人困惑秋天为何下雨,这是狭隘的想法。天不光照料人,还要照料大地与河流。古人造字,最早把天写作“一”,它是广大、无法形容的一片天际;而后造出两腿迈进的 “人”字。【C】把天的意思放在“人”字肩上曰“大”,而“大”之上的无限之 “一”,变成现在的“天”字。天在人与大之上,要管好多事。

天没仓库,不存什物或私房钱。天之所有无非是风雨雷电,是云彩,是每天都路过的客人——飞鸟。天无偏私,要风给风,要雨给雨。 风转了一圈又回到空中,雨入大地江河,蒸发为云,步回天庭。这就像老百姓说的,钱啊,越花越有。像慈悲人把自己的好东西送给别人,别人回报他更好的东西。

深秋的雨,不再有青草和花的味道,也没有玉米胡子和青蛙噪鸣的气息。秋雨明净,尽管有一点冷。雨落进河流,河床丰满了一些。河流漂过枫叶的火焰,飘过大雁的身影。天空的大雁,脖子比人们看到的还要长,攥着脚蹼,翅膀拍打云彩,往南方飞去。河流在秋天忘记了波浪。

雨滴是透明的甲虫,从天空与屋檐爬向立秋的、白露的、寒露的大地 , 它们钻进大地的怀抱,一起过冬。

【注释】①白露、立秋、寒露均为二十四节气,分别为初秋、仲秋、深秋的节令。

用“耐心”形容雨滴,似乎别有意味。

文中为什么多次提到人?

雨从天而来,又回归于天。

“爬”字写出雨落向大地的缓慢,照应开头。

(1) 小语梳理了雨滴穿过深秋所到之处,请你仿照示例,再在文中摘录两处雨滴的足迹。

浓云的队伍开到海的天边对峙波涛。

雨入大地江河,蒸发为云,步回天庭。

(2) 品味语言,完成括号内的任务。

【A】雨滴落在鸡冠花上,像落在金丝绒上静默无声。雨滴落在电线上,穿成白项链排队跳下地面。(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B】人困惑秋天为何下雨,这是狭隘的想法。(从重音、停连、语气等角度作朗读设计)

(3) 小语搜集了“人”、“大”、“天”字的相关资料,请你完成以下的问题探究。

材料链接: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
“天,颠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许慎《说文解字》

【注释】①臂胫:人的手臂和小腿。②颠:指头顶。

⑴根据材料,为汉字“人”、“大”、“天”找到对应的甲骨文,并说说它们的共性。

  ②   ③ 

④共性:

⑵画线句【C】对“天”与“人”关系的认识与上述材料有何不同?

(4) 结合全文,解读“耐心”的丰富意蕴。
【考点】
记叙性散文;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顾晓蕊

① 故乡的家是一个四合小院,院里有棵粗壮挺拔的洋槐树。阳春四月,巨大的树冠华荫如盖,亲淡的花苞次第开放,满院流溢着醉人的清香。

② 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最开心的,要数采摘槐花。弟弟爬上高高的树杈,用带钩的竹竿把槐枝扭断,我拾起落到地上的枝条,沿着细茎轻轻一持,一嘟噜花朵落进筐里。

③ 在那贫寒的年代,槐花无疑是一道美食。或蒸或炒,皆唇齿留香。然而,苍翠道劲的老槐树,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如巨人般轰然倒下。翌日清晨,发现槐树被拦腰截断,细碎的花瓣飘落一地,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地怅然无语。

④ 此后不久,我们便搬家了。十余年时光缓缓淌过,日子过得平淡而适意。三年前的一天,宁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妈妈放下电话,脸色煞白,双手颤抖,对爸爸说:“儿子在工地上出事了!“

⑤ 那是怎样惊心的一幕,现场发生爆管事故,弟弟身上多处烫伤,从八米平台跌落下来。他在重症病房里,度过了生命中最难挨的两个月。出院后,他不愿照镜子,也不愿出门见人,每天把自已锁在房间里,独自舔低着心底的伤痛。

⑥ 妈妈说:“这样会闷出病来的,出去走一走吧。”我想了又想,决定陪弟弟回故乡。踏上魂牵梦的热土,我的心里充满期待与忐忑,不知这一趟旧地重游,将给弟弟带来怎样的影响。

⑦ 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B]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

⑧ 那一刻,安静极了。忽一阵清风拂过,雪白柔软的槐花,落在他的衣襟上。他捏起几朵放进嘴里,细细地嚼,两行清泪落了下来。自从弟弟受伤以来,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我唯一一次,看到他流泪。

⑨ 泪痕很快被风吻干。他侧过身来,说:“姐姐,给我照张相吧。”我掏出手机,紧张得按了三次拍照键,才拍下这美好的瞬间。弟弟倚着老槐树,感叹地说:“槐花虽小,却有阳光的味道。”他笑了,目光变得坚强,从灵魂深处射出来。

⑩半个月后,我们回到家。照片洗了出来,弟弟把它摆在床头,背面写着一行蓝色小楷: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至此,我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很快,弟弟又回到工作岗位,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⑪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

(选自《阅读与鉴赏》,有改动)

(1) 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可以更好地表达出散文的美感与意境。下面是小语同学的朗读设计,请选出不恰当的一项(  )

走进童年的小院,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浓烈而又执着。抬头望去,记忆里被风雨摧毁的洋槐树,竟奇迹般出现在眼前,变得更加枝繁叶茂。

A. “清香”一词可以读的轻一些,并稍稍延长,让人联想到小院中花香四溢的场景。 B. “浓烈”和“执着”可以重读,以花香的浓侧面表现出槐树生长旺盛,生命力顽强。 C. “竟”后应该稍作停顿,以突出看到这一“奇迹”时内心惊讶的程度之深。 D. 全句的感情基调是伤感的,再回小院,洋槐虽在,已物是人非,想到弟弟遭遇的人生的变故,不禁感慨噓。
(2) 小语同学画了一张表格来梳理文章情节,发现文中的树与人有着相似的经历,请你帮他把空缺的部分补充完整。

槐树

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弟弟

粗壮挺拔,花香醉人

写作手法:

工地出事,自闭痛苦

重生后更加枝繁叶茂

(3) 批注式阅读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把思考引向深处。请按照括号中的要求对文章中的[A][B]两处进行批注。

①槐花盛开的时节,团团簇簇洁白的花朵,像迎风舞动的风铃,摇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从修辞的角度进行批注)

②弟弟径直向前,缓缓走到槐树下,把身体贴近树干,紧紧地拥抱那棵树。(展开联想,补写“弟弟”此时的内心独白)

(4) 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你对第⑩段中“树是大自然的智者与强者,人应该像树一样活着“一句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有一点”,不只是“一点点”

①儿子感冒了,咳嗽,吃的药里有一种散剂需用温水化成药汤喝,其味极苦。

②我用温水化开药,搅拌均匀,另端着一杯温水和一颗糖果,送去儿子房间。

③儿子抬头问我:“妈,这药苦吗?”

④我想给他一点心理安慰和鼓励,于是答道:“有一点。”

⑤儿子听我这样说,对药的抗拒心理似乎放松了些。接过碗,先把鼻子凑到碗口闻了闻 , 大概是想确定一下苦的程度,然后停顿了几秒,屏住呼吸,鼓起勇气,“咕咚咕咚”把药喝了下去。喝完的瞬间,他就“啊啊——”地叫喊起来,“老妈,这药苦得可不是有一点!”

⑥我笑着坦诚相告:“特别苦,我知道。”

⑦儿子也无奈地笑了,说:“妈妈说的‘有一点’,从来都不只‘一点点’。

⑧儿子说得对,妈妈口中的“有一点”,并不只是字面上的意思,更多是根据不同的情景而刻意营造的善意谎言。

⑨前不久我和闺蜜闲聊。说到她被女儿的班主任叫去学校的事,班主任反映她女儿期中成绩考砸了,还说了不少其他学习上的问题,听得她很是焦虑。

⑩回到家后,女儿谨小慎微地凑到她身边,轻声问:“妈妈,老师是不是说我特别差劲?”她却轻描淡写地说:“没有。老师说你诚实,待人友善,热爱班集体……只是成绩最近有一点波动,只要再努努力,肯定会有提高的。”她女儿听了,悬着的一颗心放下来,安安静静去看书了。我很赞赏闺蜜的做法。

⑪有时候,尽管孩子明知道妈妈说的“有一点”并不只是“一点点”,但也是愿意听的,因为他们能够从中感受到来自妈妈的情绪安抚和心理安慰。

还有的时候 , 妈妈并不希望孩子知道自己说的“有一点”不只是“一点点”。

⑬上周末,我和诺诺妈一起带着孩子在小公园里玩滑板,两个孩子从林荫遮蔽的坡道上滑下,玩得不亦乐乎。可正当诺诺站在滑板上再一次往下滑时,重心突然偏移了,他吓得尖叫起来:“妈妈救我!”诺诺妈闻声,飞奔上前一把捞起儿子,而那迅速冲下来的滑板却重重地撞上了她的腿,疼得她本能大叫了一声

⑭诺诺连声问:“妈妈,妈妈,你没事吧?”看到儿子担心的眼神,她强忍疼痛笑着说:“没事儿,有一点疼而已。”等到两个孩子继续去玩,诺诺妈才一瘸一拐走到一旁,坐下来察看伤处。我看到她小腿外侧被撞破了皮,血都流到脚踝了,于是惊讶地提醒她,“伤得这么重,赶紧包扎一下。”她却竖起一根手指压唇,轻声说:“别让诺诺听到了,不然他心里自责,又要担心我的伤口。”

⑮我心里一动。是啊,很多时候,从妈妈口中说出的“有一点”,并不是我们常规理解的少、小、轻微的意思,而是藏着她在语言上的小心思。

⑯妈妈们口口声声的“有一点”,从来都不只“一点点”。

(1) 文章围绕“有一点”写了三个妈妈的谎言,请概括。

 。

②女儿期中考砸了,但我的闺蜜告诉女儿成绩只是有一点波动。

 。

(2) 结合第五段划线句的加点词,说说“儿子”有这些表现的原因。
(3) 第⑩段中“我”为什么对闺蜜的做法表示赞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安抚女儿紧张的情绪。 B. 拉近孩子和老师的距离。 C. 让女儿的成绩有所提高。 D. 符合“我”对教育的理解。
(4) 请结合上下文,以及第⑫股划线句的加点部分,分析这一段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现代文阅读Ⅱ

抱抱曾经的自己

张亚凌

    ①7岁时的那个夏日,我拎着镰刀,跟着母亲去收麦子。

    ②母亲的胳膊一划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我只割两行,也只是一行一行、一小把一小把地割。很快,我就被母亲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我想赶上母亲,可心里一着急,手底下就出错了。

    ③一镰下去,没割到麦子倒割破了自己的鞋面,还有脚背,我疼得直呲牙咧嘴。脱了鞋袜,一道血口子。我没有喊没有叫,就像母亲平常处理伤口那样,抓了一点土,在手里捻细,而后撒在直流血的伤口上。看着母亲不直腰地割着,我将那只袜子悄悄塞进兜里,忍着疼往前赶,只是割得更慢了。

   ④母亲性急,头也不回地催促着我“快点,手底下快点”。她已经打了个来回,折到我跟前。见我绷着脸慢吞吞的,就轻轻踹了我一脚,骂了句“慢腾腾,没听见麦子都炸开了”,而后继续弯腰猛割。

   ⑤那天临近傍晚,母亲照例拉我到池塘边冲洗,我死活不下去,她才瞅见了我没穿袜子的那只脚,还有脚背上的伤。“没事,都结痂了,两天就好了。”母亲说时语气很轻松,就像受伤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她或许不知道,一个7岁的小孩子,自己受伤了很疼很想休息却不忍心丢下母亲独自割麦子的矛盾心理吧?

    ⑥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小孩。我的脸颊会轻轻地贴在她的小脸蛋上说,好样的,你真是个乖孩子。

    ⑦10岁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考试没考好,很伤心,老师表扬别的孩子就像在批评我。

   ⑧如果没记错,那时应该是一块橡皮2分钱,一支铅笔5分钱,一个本子8分钱。家里是不会经常给我钱买学习用具的,可努力是必须的。贫穷出智慧吧,我想到了电池里的碳棒。那时电池也是稀罕的东西,不是开玩笑,家里带电的就一手电筒,还舍不得经常用,怕费电。我后来在亲戚家找到了一节废电池,砸开,取出碳棒,从此我拥有了一支可以长久使用的“笔”。

    ⑨学校的操场是我的练习本,碳棒是笔,反反复复写,边写边背。有同学从我身边走过,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成绩不好,还显摆着这点学问?我才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只知道该好好写,好好背。就那样,脑子并不灵光的我,渐渐地靠拢了优秀生。

   ⑩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蹲在地上的小女孩,在她耳边轻声告诉她:想办法自己拉自己一把,为你的坚持点个赞。

   ⑪14岁那年,上初二了,我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作文写得挺不错。只是,我不是一个长得清爽且伶牙俐齿讨人喜欢的孩子。

   ⑫语文老师很是奇怪,每次讲评作文,都会先说一句“这次作文写得好的有某某、某某等”,而后将点到名的学生的作文当范文读。我从来没被点名表扬过,作文自然也没被读过。而翻开作文本,评语、分数和优秀的一样——我一直在“优等”里面,这让我欣慰又窝火。

   ⑬下学期的3月份,全县举办了一次中学生作文比赛,我是全县唯一的一等奖,也是我们学校唯一获奖的。颁奖回来,学校又召开了一次师生大会,让我在大会上读自己的获奖作文。读着读着,我的声音哽咽了。下面的掌声响了起来,他们一定认为我是声情并茂。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优等里面解救出来了。

   ⑭如果可以,我想回到过去,抱抱那个少女。我会揽着她的肩膀说,你真棒,陪自己走过了泥泞与黑暗!

   ⑮再如果可以,我还想抱抱那个在别人都已酣然入梦却依旧点着蜡烛勤奋学习的18岁少女,没有她的刻苦劲,我怎么会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中顺利跨进大学的大门?

   ⑯回望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是付出和努力,如果可以,我真想回到过去,抱抱每一阶段里从没懈怠过的自己。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

(1) 请仔细阅读文章,以“我”为陈述对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时间

主要事件

心理

7岁的夏日

矛盾

10岁那年

我制作碳棒笔在操场学习

坚定

14岁上初二

我作文写得好却没被表扬

下学期的3月份

解脱

(2) 从描写角度,为下面句子写写批注。

母亲的胳膊一拉,就揽住了四行麦子,一镰下去,都放倒了,脚一挑,就是一堆,割得很快。

(3) 朗读第⑬段画线句“那一刻,我终于将自己从作文讲评课上的那个沉重的‘优等’里面解救出来了”时,你觉得哪个字词最应该读成重音,并简述理由。
(4) 文章结尾“感谢她们一路扶持,才让今天的我没有让自己失望。”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我们如何走出成长过程中的“泥泞与黑暗”。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