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

(1) 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进入瓶内。
(2) 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____。 A. 瓶子的大小 B. 细菌的有无 C. 肉汤的多少
(3) 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
(4) 细菌的发现依赖于(实验设备)的发明。
【考点】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检测环境中细菌和真菌;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微生物无处不在,小芳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内容后,与家人进行了交流,妈妈提出疑问:“我们每天盖的被罩上有细菌和真菌吗?清洗后的被罩与清洗前相比,细菌和真菌数量真的会变化吗?”小芳与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就这个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探究方案:

组别/步骤

A

B

C

每位同学准备三个培养皿,在其中配制相同的培养基,分别标记A、B、C;

将所有培养基进行    ▲    处理;

打开培养基,放在清洗前的被罩下,静置15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

打开培养基,放在清洗后的被罩下,静置15分钟后,立即盖盖密封;

不作任何处理;

将所有培养基放于30℃的恒温箱中培养;

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菌落数目,并记录;

几天后,他们观察到三个培养皿的菌落数目平均值如下:

A

B

C

27

8

0

请针对小芳与同学的探究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A、B、C三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起对照作用的是组。
(2) 实验中步骤②中,要将所有培养基进行处理。接种微生物是在以上实验步骤中的第步完成。
(3) 实验步骤①中提到,小芳和兴趣小组的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三个培养皿来进行这个探究实验,小明同学对此提出疑问,他觉得这样有点浪费,只要一位同学做这个实验就可以了。你是否同意小明的观点?原因是什么
(4) 针对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5) 如果第一次实验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假设不一致,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____ A. 否定原来的假设,直接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 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 反思实验过程,检查实验操作中是否存在失误 D. 检查实验装置,是否符合实验方案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