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兼爱”(互爱互利)“非攻”(反对不义战争)“尚赞”(选贤举能)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

材料二   凡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联合诸侯。

——班固《汉书艺文志》

材料三   其实佛教是一个极广泛的称呼,也可以说是印度带来的文化,渗透到中国的思想,文学,美术,建筑,科技和民俗各方面的一个概称。它一方面需要与中国固有的信仰不发生根本的冲突,才能两者相折衷的互相融合。另一方面则是在这条件下,它也就无孔不入。

——倪端《历史的主角黄仁宇的大历史观》

(1) 材料一中“兼爱”“非攻”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学派的观点?“仁者爱人”又是哪一学派的观点且体现了这一学派的什么思想实质?
(2) 材料二中,你认为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哪些影响?
(3) 材料三中,你知道佛教是在什么时候“渗透到中国的”?请你举一例说明在中国是怎样“它也就无孔不入的”?
【考点】
孔子的贡献及评价;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 佛教与道教;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各种学说蓬勃兴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下层贵族。他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

材料二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家、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影响最大。当时,各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他们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学说解决社会问题。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材料三   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他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材料四   他反对空读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1)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哪一学派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你怎样评价孔子的?
(2) 材料二中这些“学派”在历史上统称之什么?历史上把这种“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称为什么?这种思想文化繁荣局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 材料三中的“他”是谁?
(4) 材料四中的言论属于哪一学派的观点?
综合题 普通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大放异彩,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材料二 中华文化提倡爱国, 追求家国情怀。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材料三 日本学习、改进中国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唐朝服装传入日本后,被改造为“和服”。唐人的打马球、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先后传入日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也传入周边地区。

——以上材料摘编自《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四 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这就要求人们在学习、研究、应用传统文化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进行正确取舍,而不能一股脑儿都拿到今天来照套照用,

——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1) 材料一中的“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足什么?
(3) 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