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会受到阻力作用,该阻力叫做流体阻力。比如飞机、汽车等交通工具运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人在水中游泳、船在水中行驶时,受到水的阻力。流体阻力大小跟相对运动速度大小有关,速度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截面积越大,阻力越大;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头圆尾尖(这种形状通常叫做流线型)的物体受到的阻力较小。

物体(例如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速度会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但只要空气阻力仍小于重力,物体就会继续加速下落,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物体受力平衡,将以此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通常被称为收尾速度。

某研究小组做了“相同环境下,球形物体收尾速度的大小与质量有什么关系”的实验,取重力加速度为10 N/kg,实验数据见下表:

小球编号

A

B

C

小球质量m/g

20

30

50

小球半径r/m

0.05

0.05

0.05

小球的收尾速度v/m·s-1

16

24

40

(1) 小型汽车车身的外形常做成流线型,其目的是;人造地球卫星一般(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设计成流线型。
(2) 雨滴在高空形成后由静止开始下落后,速度越来越大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雨滴匀速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 C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的最大阻力为 N,此时阻力与重力是一对(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4) C小球在达到收尾速度后,重力在接下来的3s所做的功为 J。
【考点】
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 机械能及其转化; 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功的计算及应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科普阅读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嫦娥首登月背   玉兔二巡广寒

2019年1月3日,透过“嫦娥四号”探测器相机的镜头,人们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月球背部的模样。

当天10时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上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

上午9时许,“嫦娥四号”从月球正面上空出发,一路掠过“阿波罗”“勘测者”“嫦娥三号”等探月“前辈”踏足过的地方,向着月球北极飞行。越过月球北极,“嫦娥四号”朝着目的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奔去。

10时15分,“嫦娥四号”行至离月面上方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一声点火号令,发动机喷出尾焰,探测器的速度从每秒开始不断降低,并逐步降到零。透过探测器携带的相机镜头,地球上的人们看到,艾特肯盆地的轮廓越来越清晰了。在距离月面6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距离月球越来越近了,悬停,避障,缓速垂直下降……

10时26分,在惊心动魄的690秒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正式抵达最终目的地,稳稳地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里。“‘嫦娥四号’顺利到达最理想的着陆地点,可以说是正中靶心,”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说,“‘嫦娥四号’任务最关键的一个阶段已经结束,这标志着中国完全掌握了月背着陆技术。”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着陆成功后,两器随即进行分离,分别执行科学探测任务。15时07分,两器分离开始,22时22分,被命名为“玉兔二号”的巡视器踏上了月球表面,着陆器上的相机清晰地拍摄到她“踏月留痕”的影像图。之后,“玉兔二号”顺利完成了中继星链路连接、有效载荷开机、两器分离、巡视器月午休眠及唤醒、两器互拍等任务。

1月11日,从距离地球38万多公里的月球上,传来带有五星红旗的两器互拍影像图,人类首个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宣告圆满成功。

世界范围内,人类探索月球的活动大致可分为“探”“登”“驻(住)”三个阶段。当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以无人探测为主,瞄向“月之暗面”的“嫦娥四号”是人类探索月球迈出的创新一步。

(1) 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组成;
(2) 探测器在处到悬停的过程中机械能如何变化,请写出分析过程
科普阅读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