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至今仍存在于北京天坛公园中的“七星石”是明嘉靖九年(1530年)的杰作。“七星石”象征着泰山七峰,是“大一统”的另类表示。清王朝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亦为“华夏”一员,清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略小的镇石,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七星石”到“八星石”的变化,实际上是清朝统治者在多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给自己的定位,与雍正帝所说的“此揆之天道,验之人理,海隅日出之乡,普天率土之众,莫不知大一统之在我朝”是同一意思。
——摘编自李元晖、李大龙《“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多民族国家中国疆域的形成和发展》
材料二 清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一进程曲折复杂,形式多种多样。清朝统一边疆,一般采用和平招抚方法,使其接受中央管辖,纳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清朝对一些边疆地区的民族政权,一时不能直接进行统治时,或借助其他力量进行间接统治,实行较为宽松的管理制度,但决不允许有破坏清朝大一统的行为出现,一旦时机成熟,即由间接统治向直接统治转变。对不肯接受清朝政府统一政策的边疆地区部族和政权,和平招抚方法无法奏效,他们甚至以武力对抗,清朝亦不惜以兵戎相见,但在一般情况下中央剿抚并用,尤其在武力征讨奏效后,即实施安抚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