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下列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说法合理的是( )
A.
体操运动员在落地时要屈腿,这样可以减小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B.
船舷和码头悬挂一些旧轮胎,可以在船靠岸时增加接触时间,减小码头对船的冲量
C.
运动员在跳高时,需要落到沙坑里或海绵垫上,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接触物对运动员的作用力
D.
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在水泥地上比落在草地上容易碎,其原因是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时与水泥地相互作用力大。
【考点】
动量定理;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多选题
容易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猫从高处落下不会受伤,这与猫有发达的平衡系统和完善的机体保护机制有关。当猫从高处落下时,即使是四脚朝天,它们也能迅速地转过身来调整姿态。这样,猫在接近地面的时候,通常都可以保证四肢着地,而猫脚趾上厚实的脂肪质肉垫又能有效地减轻了震动对各脏器的损伤。下列关于猫与地面接触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
A.
厚实的脂肪质肉垫能减小猫与地面接触过程自身动量变化量的大小
B.
猫与地面接触过程自身动量变化量是一定的
C.
厚实的脂肪质肉垫能减小了地面对猫的的作用力
D.
厚实的脂肪质肉垫能减小猫与地面接触过程合外力冲量的大小
多选题
容易
2. 下列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说法合理的是( )
A.
体操运动员在落地时要屈腿,这样可以减小人落地过程的动量变化量
B.
船舷和码头悬挂一些旧轮胎,可以在船靠岸时增加接触时间,减小码头对船的冲量
C.
运动员在跳高时,需要落到沙坑里或海绵垫上,这样做是为了减小接触物对运动员的作用力
D.
玻璃杯从同一高度落在水泥地上比落在草地上容易碎,其原因是玻璃杯落在水泥地上时与水泥地相互作用力大。
多选题
容易
1. 一辆质量为
的汽车在公路上做加速直线运动,其动量
与时间
的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所示,
段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
。已知三角形
的面积为
,
的斜率是
斜率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像与横轴所围成面积表示合力的功
B.
时间内的合力是
的2倍
C.
时刻汽车的动量大小为
D.
时间内,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多选题
普通
2. 将一枚
的鸡蛋从8楼(距离地面约
)无初速度释放,分别落到棉絮上和水泥地上,若鸡蛋与水泥地面的作用时间为
, 鸡蛋与两者撞击后速度均变为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取
,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落到棉絮上的鸡蛋不易破碎,是因为它的动量变化小
B.
落到水泥地上的鸡蛋易碎,是因为它受到的冲量大
C.
落到棉絮上的鸡蛋不易破碎,是因为它受到的作用力小
D.
鸡蛋与水泥地面碰撞的过程中,鸡蛋受到的平均撞击力大小
多选题
普通
3. 下列有关实际中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
B.
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屈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
C.
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小反冲对射击精度的影响
D.
为了减轻撞车时对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发动机舱越坚固越好
多选题
普通
1. 如图是用木槌打糍粑的场景,已知木槌质量为15kg,木槌刚接触糍粑时的速度是8m/s,打击糍粑0.1s后木槌静止,则木槌打击糍粑时平均作用力的大小约是( )
A.
150N
B.
1350N
C.
1200N
D.
120N
单选题
容易
2. 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是一种极不文明的行为,而且会带来人身伤亡和重大财物损失等很大的社会危害。假设有一质量为0.5kg的玻璃瓶从45m高的楼上掉出窗外(不计空气阻力),落地时破碎,其与地面作用时间为0.1s,重力加速g取10m/s
2
, 则玻璃瓶落地时对地面的压力是( )
A.
155N
B.
150N
C.
145N
D.
140N
单选题
普通
3. 高速水流冲击煤层可以用来采煤。假设煤层受到压强大小为
的水流冲击即可被破碎,若水流沿水平方向冲击煤层的竖直表面,随即顺煤壁竖直流下,重力加速度为g,水的密度为
, 则冲击煤层的水流速度至少应为( )
A.
B.
C.
D.
单选题
普通
1. 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固定两足够长的粗糙弹性挡板a、b,两挡板与桌面垂直且相互平行,如图所示为其俯视图。虚线
位于水平桌面内,且与挡板a的夹角为
。一质量为m的小球A沿虚线
以速度
进入到两挡板间先与挡板a发生碰撞,小球与两挡板碰撞时,碰撞后沿垂直挡板方向的分速度等大反向,沿挡板方向的分速度由于摩擦而减小,小球与挡板间的摩擦力大小是其与挡板压力的
倍。已知两挡板间距为d,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与挡板的碰撞时间远小于小球在两挡板间运动的时间,小球没有从两挡板间穿出,
,
。求:
(1)
小球A与挡板a第一次碰撞过程中垂直挡板方向动量变化量的大小
;
(2)
小球A与挡板a第一次碰撞过程中沿挡板方向动量变化量的大小
;
(3)
小球A在挡板间运动的过程中,两挡板对小球做的总功W;
(4)
小球A与挡板a第一次碰撞点和最终碰撞点间的距离L。
解答题
困难
2. 安全气囊是有效保护乘客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安全气囊的性能测试中,可视为质点的头锤从离气囊表面高度为H处做自由落体运动。与正下方的气囊发生碰撞。以头锤到气囊表面为计时起点,气囊对头锤竖直方向作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可近似用图乙所示的图像描述。已知头锤质量
,
, 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求:
(1)
碰撞过程中头锤的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和方向;
(2)
碰撞结束后头锤上升的最大高度。
解答题
普通
3. 在处理较复杂的变化量问题时,常常先把整个区间化为若干个小区间,认为每一小区间内研究的量不变,再求和。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1)
如图1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相连,放置在水平面上。当物块在A位置时弹簧处于原长,在外力F作用下物块移动到B位置(没有超出弹簧弹性限度)。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
, AB间长度为d,弹簧对物块的拉力用
表示。物块从A运动到B过程中,以A位置为初始位置,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画出
与位移x的关系图线,并借助图像求弹簧对物块拉力做的功
。
(2)
如图2所示,在足够长的粗糙竖直墙壁上有一物块保持静止,
时刻无初速度释放物块并同时施加水平向左的外力
, 使物块紧贴墙壁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为
, 外力
随时间
变化的关系式为
(
为比例系数),物块与墙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物块最终相对墙壁静止,重力加速度为
。求物块由静止释放后相对墙壁运动的时间
。
(3)
如图3所示,利用直流电源给导线框供电,接通电源后矩形导线框ABCD在磁极间的辐向磁场中,从静止开始绕中心轴线
转动。AB、CD两边的线速度方向始终与磁场方向垂直,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其原理如图4所示。AB与CD边由完全相同的导线制成,其中AB边的长为L,质量为m,电阻为R,受到的机械阻力为
(
, 为比例系数,v为AB边绕
转动的线速度),已知导线框的AD和BC边的质量、电阻和所受阻力不计,电源的电动势为2E,内阻不计。
a.求导线框转动稳定后AB边的线速度大小
;
b.若导线框从静止发生转动至转动稳定所用时间为
, 求该过程中导线框AB边通过的路程S。
解答题
困难
1. 在测试汽车的安全气囊对驾乘人员头部防护作用的实验中,某小组得到了假人头部所受安全气囊的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从碰撞开始到碰撞结束过程中,若假人头部只受到安全气囊的作用,则由曲线可知,假人头部( )
A.
速度的变化量等于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
B.
动量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C.
动能变化正比于曲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
D.
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单选题
普通
2. 质量为
的物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F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重力加速度大小取
。则( )
A.
时物块的动能为零
B.
时物块回到初始位置
C.
时物块的动量为
D.
时间内F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多选题
普通
3. 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
B.
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
C.
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
D.
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
单选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