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不是被动适应环境,也不是仅仅以生理进化适应环境,而是靠人类的协作进行有组织的生产劳动。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实质就是人类生产、生活和其他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无论如何,人类的协作方式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的,哪个民族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上找到了人类协作生产的方式,那么就会让其文明繁荣发展;反之,哪个民族的协作方式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文明就有可能衰落。因此,有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就一定有什么形态的文明。
材料二 中华文明把对于“生生”的体认深深镌刻在自身的文化基因之中。“生生”意味着新的“生”只有在继承原有的“生”的基础上才能完成和实现;“生生” 意味着新的“生”和既有的、现存的“生”是彼此成就的关系。一方面,既有的、现存的“生”是以“生生”的存在为存在方式。另一方面,新生的“生”是对既有的、现存的“生”的超越。因而既有的、现存的“生”与作为生生之下一环节的新生之“生”的关系并非水火不容的消灭与敌对,而是相互成全的发展与实现。因此,以“生生”的眼光看待文明发展的中华文明,既不会盲目守旧,也不会全面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