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52年,中国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占26.7%,人均钢产量2.37公斤,发电量人均2.76度。1953年,国家开始实行“一五”计划,以苏联帮助中国的156个建设项目为中心,围绕能源、原材料、机器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展建设。在东北建成鞍钢等重工业企业,在上海重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轻工业,西北和西南地区成为国防工业建设要地。通过公私合营企业,用和平的方式,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改造。在这一时期,中国许多尖端科技项目,如:原子能、喷气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等开始起步。“一五”计划完成时,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在五年内提高1/3,工资制代替供给制,劳动保险,公费医疗等福利费用大幅度提高,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工业经济。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卷三)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行“一五”计划的背景。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特点和意义。
【考点】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外交成就;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在较短时间里全国建立起数量庞大的放映队,每个放映队要配备1台移动放映机、1台发电机、1套扩大装置、1个自耦变压器、3个收束银幕、1个均衡电阻、30个600米片盘、10个左右120米片盘、10个片箱。他们携带影片进入工矿、农村地区,让电影真正深入到基层。

1950—1957年18个省市区平均每十万人拥有的放映单位数量

北京

上海

天津

吉林

山西

内蒙古

浙江

山东

江西

1950

1.6

1.6

1.0

0.6

0.2

0.3

0.1

____

0.1

1952

4.9

2.3

1.5

1.1

0.5

0.4

0.3

0.2

0.4

1957

7.0

2.6

2.9

3.2

2.5

2.7

1.1

1.0

15

____

福建

湖南

河南

广西

甘肃

青海

贵州

四川

新疆

1950

0.2

0.1

0.0

0.1

0.1

0.1

0.0

0.1

1.4

1952

0.3

0.2

0.2

0.2

0.2

0.9

0.1

0.3

1.6

1957

1.3

0.9

0.8

1.2

1.9

6.0

1.0

1.4

5.8

——据徐鹤涛《电影如何下乡——新中国放映队体系的建立》

材料二   1951年3月8日在全国26个城市同时举行的“国营电影厂出品新片展览月”展映了《新儿女英雄传》《白毛女》《翠岗红旗》《上饶集中营》《民主青年进行曲》《团结起来到明天》《陕北牧歌》《辽远的乡村》等20部故事片和《中国人民大团结》等6部新闻纪录片。这批影片,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工农兵形象迅速占领银幕……。

——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电影放映事业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背景。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电影下基层工作发挥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困难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年工业发展状况

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住行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第一回》

材料二 “一五”计划关于工业化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基本完成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建设,同时进行华北、西北、华中的新工业基地建设,进而推进全国工业的发展。为配合工业建设的总体布局,在西北、华北新建兰新、包兰、宝成等铁路线。此时期建设的新兴工业城市包括包头、太原、西安、武汉、成都等内地城市。从投资的分配看,694个投资项目中有472个放在内地,其余222个大部放在东北。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大项目。

——据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民国初年相比,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发生的新变化。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