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扎根中国大地与借鉴国际经验要重视内、外部条件的统一
②人才培养的类型、数量要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由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决定的
④运用正确方式能消除国家战略与民生需求两者的差异
①表明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唯一途径
②说明社会实践主体的活动都以一定目标为引领
③意在发挥教育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战略性、先导性作用
④要将教育发展的飞跃性与间断性作为建成教育强国的基础
2024年6月17日是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有关数据显示,我国53%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在多年与风沙的抗争中,我国摸索总结出了100多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技术,成功探索出一条展现中国智慧的防沙治沙之路。治沙就必须要用好沙,在这个领域,我国是“尖子生”,利用光、热、土、生、景等资源,适度有序地发展节水、低碳、环保型特色沙产业,做到将“治沙”与“用沙”相结合。
1978年,我国开始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在祖国北疆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保持水土、护农促牧的万里“绿色长城”。该工程充分用好“沙”资源,以生态保护修复为核心,以植树造林为重点,同时带动畜牧养殖业和林果业发展,走出了生态富民的好路子,取得了巨大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防沙治沙,久久为功,作为这方面的“尖子生”,我国接下来还将继续做好“加法”,加出更多绿色,加出“治沙”与“用沙”相结合的更多可能!
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2015年前后,针对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我国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智能制造、无人配送、个性化定制等新型供给不断增加,但核心科技、健康医疗、育幼养老、文旅教育等产品和服务仍有较多堵点、难点、空白点。同时,休闲经济、粉丝经济、宠物消费、直播电商、外卖消费等新型消费热点和消费方式相继涌现,但国内需求震荡下行,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下滑。因此,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看,供给和需求都必须向更高层次提升。面对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党中央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