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新疆克亚克库都克烽燧(又名沙堆烽)遗址赫然在列。

根据碳十四测定等诸多证据,专家推断,沙堆烽的使用年代在公元692年至公元790年之间。在遗址旁一处背风向阳的斜坡上,考古人员发现一个被沙土掩盖千余年的物品堆,里面埋藏了大量的纸、木、纺织品等遗物,专家惊呼发现了“一座小型档案馆”。出土文书也显示,沙堆烽遗址为唐朝安西四镇之一的焉耆镇所辖,同时也是一处游弈所治所,属于焉者镇东境军事防线—“楼兰路”上一处基层军事管理机构。沙堆烽遗址出土的文书绝大多数为汉文书写,也有部分用焉耆文书写,有的文书中还提到“于阗兵”。沙堆烽遗址考古成果最大亮点在于出土纸文书、木简883件,是近年国内烽燧遗址出土量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其中,《韩朋赋》《游仙窟》等手抄本残片,是唐代盛行一时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有《孝经》《千字文》等中原传统典籍手抄本。

——摘编自新浪新闻

(1)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从沙堆烽遗址可以合理得到哪些历史信息。
(2)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沙堆烽遗址的发现的历史价值。
【考点】
唐朝的民族交融与民族治理;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二年,突厥来骚扰唐朝。当时出现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突厥世为寇盗,百姓之仇也”,号宜纵之使还故土,不可留之中国。”另一种意见认为:“孔子曰:‘有教无类’,若救其死亡,授以生业著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摘编自人教版选修4。

材料二:中国疆域的发展变化表明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深厚力量和悠久历史。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实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周以后,朝代更替,民族相争,但是商征服夏又继承夏,周征服商又继承商。政治史上的连续性在疆域上表现持续的稳定性。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原先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不断的接触、混杂和融合,不断出现的分裂和消亡,逐渐形成一个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多元统一体。地理环境对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疆域形成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成崇德:《清代前期边疆通论(上)》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太宗采纳了何种意见,并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清朝前期中国的疆域能最终奠定的因素。针对“政治上曾出现过种种的动荡和危机”,结合所学以西汉和清朝为例分别写出应对西北边疆危机的举措。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