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94年爆发的中日战争,以日本胜利、中国惨败而告终。对该战的影响,有如下一些反应:日本史学家藤村道生指出,这一场战争的胜利,“是日本由‘被压迫国’向‘压迫国’过渡的转折点”……张之洞在给朝廷的电报中指出:“倭约万分无理,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神人共愤,意在吞噬中国,非割占数地而已。”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弃台民之事小,亡国之事大;割地之事小,亡国之事大。”陈独秀曾说,“甲午之役、军破国削,举国上中社会,大梦初觉,稍有知识者多承认了富强之策”。

——摘编自邓元时《甲午战争与中日两国的历史命运》

(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地险、饷力、兵权,一朝尽夺”的条约名称。并说明“举人联名上书”的意义。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对交战双方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考古需要历史帮忙,历史也需要考古助力。请跟随考古人员完成考古之旅。

材料一     2014年,考古人员在黄海海域发现了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初步探明,此船为120 年前在此海域沉没的一艘战舰。史料记载,在此交战海域的战舰有经远舰、致远舰、超勇舰、扬威舰等,暂命名为“丹东一号”。

材料二

史料1

日本绘制的“黄海北部及渤海”海图

海图上明确标注了致远舰、扬威舰的沉没位置。其中,致远舰的位置与目前“丹东一号”的位置最为接近,误差不大于1000米。


史料2

11毫米10管格林炮

2014年9月17日,该炮出水。该炮是英国纽卡斯尔市阿姆斯特朗工厂制造,被安装在致远和靖远两艘巡洋舰上。


史料3

白瓷餐盘

2015年9月17日,打捞出一批瓷片,拼出瓷盘状。瓷盘中心有两个篆字,上面是“致”,下面是“远“。上半圈为“CHIHYUAN" (致远威妥玛拼音),下半

圈为英文“THE IMPERIAL CHINESENAVY"。


(1) 对“丹东一号”的考古帮助我们了解哪一场战争?你判断的依据有哪些?
(2) 材料二所示史料中,有实物史料、有文献史料,也有兼具实物和文献特征的史料,按上述三个标准对图中史料进行分类。(填写史料序号即可)
(3) 你认为“丹东一号”最有可能是哪一艘战舰?请至少写出两条证据。
(4) 你在发现和证实沉船身份的考古过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