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一战后建立的国际新秩序
国际会议 | 主要内容 |
1919年战胜国召开了巴黎和会 | 与同盟国签订一系列条约,以对德《凡尔赛和约》为主。主要内容包括: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战败国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
1921-1922年战胜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 | 美、英、日、法签订《四国条约》,迫使英日同盟终止 |
美、英、法、意、日签订《五国海军协定》,限制各国海军军备,美国获得和英国同等的海军地位 | |
美、英、日、法、中等九国签订《九国公约》,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
材料二 一战前,法国和德国的历史教材中充斥着民族英雄和战胜敌人的史诗故事,大战结束后,德国的历史教科书认为法国的复仇欲望,将欧洲带到了战争边缘。法国人则把战争归咎为“德国确信她自己是受召唤来指导世界的”,而要实现这个任务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实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一战后法德中学历史教科书曾经试图强调两国和解的讨论。两次大战的残酷、暴行和毁灭使两国的大多数人深切地感受到,走向和平的唯一出路是和解。1952年春,《法德历史学家协议》公布,肯定了两国共同承担战争责任的观点。20世纪60、70年代,法国和西德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在叙述一战的爆发时,强调各国被同盟体系“拖进”战争,法德两国也是这种冲突的牺牲品。2006年,法德两国合编的历史教科书出版。这是世界上第一部两个国家共用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它把培养欧洲感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尽管许多敏感问题依然不易处理,比如为了支持反战话语的建构,教科书中不再讨论大战的起源。
材料三 西方工业文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类道德的堕落,而且也毁灭了整个印度传统社会的经济秩序……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憎恶使甘地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绝不能建立以工业文明为模式的西方式社会。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的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要着重恢复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其中心是手工纺织和印度村社……对于当代发达的工业社会而言,甘地的思想也无疑是一付适当的解毒剂。
——何新华《评甘地的反工业主义思想》
材料四 甘地前半生主要经历
1869年10月2日 | 出生于印度一个印度教家庭(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
1888~1891年 | 赴伦敦求学,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取得了法学学位,并获得律师资格,但始终坚持了原有的宗教信仰并兼收并蓄其他宗教教义。 |
1891~1893年 | 回到印度,在孟买从事律师业务。 |
1893~1915年 | 来到英国统治下的南非,逐渐走上了反种族歧视的斗争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