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粮油、米面、鸡蛋、肉、蔬菜等食品都按人口数量定量供应,凭票证购买,商品由国家统一定价。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衣食住行依旧离不开票证。那个年代,由于食品、物资匮乏,每逢年关岁末或节假日前夕,街道上便到处都是排成长队的购物“长蛇阵”。萝ト、大白菜一度成为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菜。
材料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各家各户的菜篮子里一年四季都会装满各种时令的水果蔬菜。1979年1月,中美正式恢复邦交,首批瓶装可口可乐由香港发到北京,可口可乐这种风靡世界的饮料获准进入消费市场;1984年,我国出现了第一家西式快餐店——义利快餐店;1993年,粮票作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中国人的饮食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材料三: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闭幕。2018年,我国货品出口额为15.3万亿,增长了10.8%,去年的进口额为12.5万亿,增长了18%。过去五年,我国出口基本上呈现一位数增长,但进口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长,所以贸易顺差逐渐进入平行的阶段。当今世界,出口大国不一定是经济强国,出口大国可能是原料加工的出口大国是一般意义上的贸易大国。但当今世界进口大国一定是经济强国,进口大国将极大提升贸易的话语权和定价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