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危机中包含危险,但也孕育机会。

材料一: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经济危机,各国政府纷纷采取应对措施。美国总统罗斯福通过“整顿金融体系,推行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干预”等一系列措施,带领美国摆脱了危机,维护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而德国、日本政府则在危机中建立了法西斯专政,走上了一条对外发动战争、与全人类为敌的不归路。

材料二: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随后进攻北欧、法国、英国、苏联等国。德军对苏联的进攻遭到了顽强抵抗。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面对法西斯的疯狂进攻,美、英、苏、中等26国发表联合宣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军事和经济资源共同抗击法西斯。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转折。世界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加强对工业生产的干预”主要体现在哪部法律中。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与德国、日本的选择分别带来了什么结果。
(2) 材料二中美、英等国发表联合宣言的背景是什么?签署了哪一文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3) 综上所述,面对危机与挑战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考点】
罗斯福新政; 希特勒与二战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日本与二战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战的爆发与主要战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国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九国公约》是在什么会议上签订的?类国表面上“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实际上实现了美国长期追求的什么目的?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各帝国主义国家纷纷采取损人利己、互相转嫁危机政策,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激烈的贸易战、关税战和货币战。在各个国家和不同集国之间的激烈斗争中,帝国主义进行了重新组合。德、意、日三国面对深刻的危机,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最终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2)依据材料二,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做法或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材料三   1946年2月,他(乔治·凯南,美国驻苏联使馆的外交官)给国内写了一封长电报。凯南说,美国不要和苏联打仗,而是要实行一种遏制战略,把苏联的影响限制在它自己的势力范围里面,同时把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建设得非常稳固,非常强大。这样的话苏联迟早会垮。

——徐弃郁《美国简史30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的“遏制战略”是什么?这种战略对世界局势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
(4)依据上述材料及所学,概括影响国际关系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综合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本一   通过1973年和1977年冬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各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水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件、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及少量的墓葬等文物近7000件。

文本二   在村里,房屋多为半地穴式。他们已经种植粟、白菜或芥菜等农作物,并在居住区内建起围栏,饲养猪、狗等家畜。此外,他们还经常去打猎以补充食物。……他们还制作了大批的彩陶。

(1)指出文本一、二所描述的原始居民及做出判断的依据。写出材料一及问题共同探究的主题。

材料二   

图表一 秦至清粮食生产和需求演变   

文本三     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由来已久,从先秦开始萌芽,秦汉得以全面发展。隋唐趋于完善,明清最终定型。思想家们注意粮食的市场贸易在解决粮食安全方面的作用,并形成了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古代粮食安全思想。在这个思想体系中有着多措并举的制度设计,如,重农思想是保障粮食充足供应的基础,储粮备荒是应对粮食危机的主要方式。

(2)观察图表一,指出从秦至清粮食产量和需求量呈现的总趋势。用2例两宋时期的具体史实印证阶段四的粮食总产量趋势。
(3)依据文本三,概括我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的特点。

材料三   1867—1937年中国粮食(大米、小麦等)分类进出口状况(部分)   

项目及时期

进口总量

年均入超

大米进口

大米出入超

小麦出入超

1867—1921

2.76亿

419万

466万

入超461万

出超311万

1922—1937

5.2亿

3168万

1837万

入超1861万

入超475万

注:出超:出口贸易大于进口贸易总额,称贸易顺差,指该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入超: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称贸易逆差,指该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4)依据材料三中的图表,指出1867—1937年我国在粮食进出口贸易中处于的总体地位。结合所学,指出当时能够影响我国粮食进出口贸易地位的相关因素。

材料四   20世纪20年代全球经济削弱的一个特点是农业萧条。当欧洲忙于战争而导致农业产量大幅下降的时候,美国、加拿大等地的农民扩大了他们的生产。在战争结束的时候,欧洲农民重新开始他们的农业活动。这些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过剩。1925—1929年的粮食产量超过了以往的平均值——产量增加了,但需求量下降,于是世界范围内的粮食价格大幅下跌,农民交穷了。

(5)依据材料四,写出导致世界范围内出现粮食过剩问题的相关生产活动。指出粮食过剩对当时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以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例,写出解决以上问题的具体措施。

材料五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农情、粮情出发,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前,我国谷物自给率超过95%,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6)依据材料五及所学所知,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战略建言献策。
综合题 普通
3.

改革•发展•进步

材料一:

改革内容:奖励耕织;奖励军功:推行县制

改革内容:整顿吏治:授田给农民,收取赋税:学说汉话:与汉人通婚等

改革内容:准许官民上书言事;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建立新军:设立京师大学堂等。

A

B

C

(1)从上述三张图片中任选其一,说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及这一事件的作用。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政治上,废落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提出“殖产兴业”的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新式军队,灌输忠君、服从、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摘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三:日本近百年来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同时孕育在明治维新中。

——《日本史》

(2)运用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对材料三的观点进行说明。

材料四:20世纪三次成功的改革

苏俄①

美国罗斯福新政

中国改革开放

相同背景

都面临极为困难的政治、经济形势

相同影响

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都巩固了本国现有的制度

各自特色

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自由贸易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成功原因

(3)将材料四中的表格补充完整。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