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借鉴了墨学“天志”思想和阴阳五行思想及老子“无为论”,对法家学说的吸取,主要表现为对君尊臣卑等专制思想的肯定。但新儒学严格遵循早期儒家的基本原则,对儒家核心思想“仁义”,董仲舒不遗余力的鼓吹和宣扬。两汉儒学的“新”是在实践上适应了汉代封建统治的最大需要,成为专制主义政治的理论指导原则。

——摘编自郭建龙《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

材料二   新儒家思想产生于新文化运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全盘否定”式批判的回应。“五四”时期的新儒家代表梁漱溟认为传统中国农村是一个“对内和谐”“对外自治”的社会,并不存在阶级对立与阶级斗争,中国传统社会是“职业分途”,士农工商各司其职,互相流转。梁漱溟始终坚信“中国的路,孔家的路"必将发扬光大。熊十力认为西方近代文化固多可取之处,但不能以之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更不能“全盘西化”,应将西方民主与科学精神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之上,方能革新民族文化并有所创造。

——摘编自黄昊《争鸣与契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及其当代启示》

材料三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思想资源和道德价值,对于塑造核心价值观和涵养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摘编自刘衍峰、蔡苗《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时代贡献》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儒学较先秦儒学所具有的新特点及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新儒家思想与汉代以来传统儒家思想的不同,并分析民国新儒家思想产生的原因。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则材料所蕴含的思想给我们留下的共同精神财富。
【考点】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新文化运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董仲舒有“汉代孔子”之称。他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是绝对的善性不需教育;“斗筲之性”为天生的恶性,虽教难善。“中民之性”就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因此,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使之成为统治阶级利益的坚决维护者。

——百度百科

材料二   谓启导人之能力,而使其发达之方法。盖父兄之使其子弟受一定教育,不但属于道德上之义务,实亦为法律上之义务也。

——1908年作新社《东中大辞典》

人与人相比较,而已造就者对于未造就者,于某期间,继续以行普通之陶冶,使被教育者,得为独立之个人,社会之一分子之目的也。因其地位,而可分为家族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1911年黄摩西编《普通百科新大辞典》

查我国办教育,在光宣时代。当时无论新旧中人,莫不以教育为救国之要图。

——1917年梁启超的演讲

材料三   在十四五规划中(2021年—2025年),关于教育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自《“十四五”规划》

(1) 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的教育主张。
(2) 依据材料二、归纳20世纪初教育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对文化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解读。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