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英国所得税才成了“经常税”。起初的征税原则是对所有收入统一征税,不作区分征收。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人口中最富有的1%拥有55%的国民财富,他们的年收入至少是1000英镑,而英国人口中最贫穷的33%却只占有国民财富的1%。有鉴于此,英国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张采用累进税,以提高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和实现社会公平。1909年,财政大臣乔治在其“人民预算”中首次使用累进所得税,这意味着个人所得收入越多,所纳税率越高。
——摘编自滕淑娜、顾銮斋《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建设性税制”改革》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所得税传入中国。1911年,清廷拟订《所得税章程草案》,未及推行。1914年,北京政府颁布《所得税条例》,遭到商人的强烈反对。1929年,财政部聘请专家讨论税制,他们认为当时中国的经济与西方相距甚远,尚无开征所得税的基本条件。抗战全面爆发后,所得税作为战时财政的补充,全面开征已成定案,但因战乱遇到各种难题。近代中国所得税的实践,基本上是战时财政的实践,最终随着恶性通货膨胀的爆发和政权的瓦解而画上了句号。
——摘编自魏文享《战争、税收与财政国家建构:近代中国所得税研究》等
材料三 1980年,个人所得税开征,免征额800元。
2006年,免征额提高到1600元,增加全员全额扣缴申报的规定。
2008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2000元。
2011年,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3500元。
2018年,薪金所得税免征标准提高到5000元,首次增加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
——摘编自高凤勤《中国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