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王某最终的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它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2)谈谈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
【学法明理,理性上网】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合理上网,与法同行”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4岁的小文和小刘是某中学学生,两人喜欢玩游戏,便想靠玩游戏挣钱,却被网上的不法分子“拉下水”参与网络电信诈骗。当父母得知情况时,他们已参与多起案件,造成被害人巨大财产损失。经法院审理,两人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但考虑二人年龄小,且属于从犯,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均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请根据材料谈谈小文和小刘的违法行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①余华英的行为触犯刑法,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
③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
④死刑、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属于主刑
初中生小唐,常到营业性舞厅娱乐并沾染上了毒瘾。为筹集毒资,小唐曾向低年级学生索要钱物,并多次与在舞厅认识的“哥们儿”共同盗窃作案。某日,小唐毒瘾上来,无钱购买毒品,便铤而走险持刀抢劫某女子。不想该女子会武术,奋起还击,将小唐击倒在地,并与过路群众一起将其扭送至派出所。该案媒体报道后,人们除了对小唐表示惋惜外,对该女子的行为进行点赞。最终,小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
“我七年级就开始旷课,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晚上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生活了。”在某未成年犯管教所内,小宇回忆时说,“去网吧上网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辍学3年后,年仅15岁的小宇因拦路抢劫学生财物,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
材料一: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多发,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据报道的校园暴力事件中,75%发生于中学生之间,而在暴力事件的成因中, “日常摩擦”是主要原因,占55%。我国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础上,对反校园暴力条例进行有效补充,增强法律中关于校园暴力伤害的条文的可操作性。
材料二:小宇八年级就开始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朋友,起初是有时候不回家,后来就基本不在家里生活了。去网吧玩游戏、到歌舞厅唱歌、帮朋友打架,就是为了消磨时间,觉得和朋友们在一起很开心、没人管,无忧无虑的。家长和老师对其进行多次教育,他都不听。后来为了还赌债,他经常和赌友一起在校外扒窃,曾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仍不悔改,最终小宇因“哥们义气”参与群体性打架斗殴,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被认定为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