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材料一   宋代海外贸易情况(部分)

①宋朝规定,出海贸易的海商必须到政府登记,领取公凭,否则要受到处罚。

②高丽十分欢迎宋朝商人贩运书籍,“每贾客市书至”,其王“则洁服焚香对之”。

③宋朝要求对蕃商依法征税,官员违法,“许蕃商越诉,计赃罪之”。

④旅居泉州的阿拉伯商人兴建了融合阿拉伯和中国风格的建筑群。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序号,每空多选、少选、错选均)

A.宋代重视对海外贸易的管理:________;B.贸易促进中外文化交流:________。

材料二   15世纪以前的满剌加(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名不见经传,海盗活动频繁,由于经常受到北方强国暹罗(今泰国旧称)的攻击,被迫向暹罗纳贡称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经过该地区时,就开始整治海盗,为满剌加海峡扫清了海上障碍此后,郑和把满剌加作为船队在印度洋的集散地,分赴各地贸易的船队最后都汇合在满剌加,等待季风到来一起回国。这便吸引各国商人纷纷前往满剌加进行贸易,集市上随处可见印度的棉纱、爪哇的枪矛、苏门答腊的胡椒、阿拉伯的乳香、暹罗的柚木、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满剌加逐渐成为中国和印度、西亚间最重要的贸易中转地。1431年,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正逢辽罗“谋侵”满剌加,郑和奉命责之,制止了迢罗的入侵。

——摘编自吕雨生《前殖民时期马六甲城市研究(1403—1511)》等

(2)阅读图文材料,概括满剌加发展为中国和印度、西亚间最重要的贸易中转地的原因。

材料三   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下西洋,都对所经的南海岛屿进行反复的勘查,并对一些岛屿进行命名。如将西沙群岛的西部岛群命名为“永乐群岛”,将南沙群岛中较大的一个岛屿命名为“景弘岛”……并将南沙群岛中的一群岛礁命名为“郑和群礁”。这些命名,是明朝在那里(南海)行使主权、进行管理的有力证据。

——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研究郑和下西洋的现实意义。

【考点】
郑和下西洋;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能从不同的学史方法中汲取智慧,丰富知识。某校七年级开展以“学习·感悟历史”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任务一初识史料】

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珎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三宝庙

(1)史料有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和口述史料等类型。据此,指出以上图片所示的史料类型,以上图片所示的史料共同反映出什么主题?

【任务二深读史料】

   蹴鞠,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宋《文献通考》

(2)根据以上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蹴鞠运动最早起源于宋代。(     )

B.蹴鞠运动在宋代深受大众喜爱。(     )

(3)运用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相互印证历史的作用是什么?

【任务三感悟历史】

鄂西北的房县,“玉麦自乾隆十七年(1752)大收数岁,山农特以为命,家家种植”十八世纪前半期,玉米传入整个陕南,“至迟到嘉庆五年(1800),整个秦岭山脉和汉水流域基本都已经开发了,玉米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作物及山民的主食。

——陈亚平《玉米与明清的移民开发》

像云南这样的边远地区,玉米是在16世纪传入的,以种植玉米为主、开垦陡峻山岭的过程,一直持续到 19 世纪中叶。最南部的开化、广南和普洱三府中,曾以疟疾流行闻名的原始森林,在道光三十年(1850)前已被湖南、湖北、四川和贵州的移民砍伐殆尽。

——[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清朝时期玉米的推广种植产生的历史影响。
综合题 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