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S省坚持把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建立全省统一的防返贫监测帮扶政府救助平台,对脱贫不稳定、容易致贫和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进行精准帮扶,使他们的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在努力让群众生活更加殷实方面,S省已摸索出不少经验,比如,A市的草坝镇在蓝莓产业发展上实行了“622”模式,即销售收入按农户60%、村集体20%、企业20%比例进行分配,2023年户均创收达10万元;B县创新打造了“幸福里”产业工人社区,两年来为当地企业提供用工24.3万人次,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C县通过当“红娘”、优服务等举措,近两年已经有超过3.5万人返乡就业创业。2023年,S省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全省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4.8%。

材料二   近年来,Z省人民政协大力推动民生议事堂平台建设,出台民生议事堂协商议事工作规则,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同社会治理相结合。目前,Z省已建立民生议事堂1389个,实现全省乡镇(街道)全覆盖,在重点村(社区)建设协商驿站11129个。居民和执法部门面对面,合理诉求被吸纳,昔日脏乱差的街巷变得干净整洁;住户和社区干部坐下聊,垃圾清运等痛点堵点问题有了处理专线;群众与法官、政协委员一同议事、解决专业纠纷;将智库专家请到协商现场,为经济发展把脉问诊……各具特色的民生议事堂使协商文化蔚然成风。

(1) 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S省多措并举全力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有益经验。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说民生议事堂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考点】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社会主义民主及其特点;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2018年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52年的277亿元,攀升到2023年的47万亿元。1998年至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汽车消费支出、交通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医疗保健支出年均分别增长14.2%、15.1%、11.4%和10.3%,增速高于消费支出总体水平。

材料二   75年来,我国消费领域发生历史性巨变,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起到重要作用。2023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2.5%,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消费将继续充分发挥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有效解决国内大循环存在的堵点,充分释放国内市场规模效应,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生产投资带来创新试验场和消费市场,实现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二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能为我国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1) 解读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
(2)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分析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的经济意义。
(3)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与社会》与《当代国际经济与政治》的知识,回答如何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
材料分析题 普通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材料一   《决定》深刻回答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重大问题,必须深入学习、深刻领会。某校思想政治学习兴趣小组摘录了《决定》中的部分内容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期的讲话: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

▲改革攻坚要有正确方法,坚持创新思维,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变革创新。

——2020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白手起家创建了世界上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其中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往往位于所处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得益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重要的资源、能源、粮食、网络、国防等领域战略保障能力不断增强,石化、建材、机械、汽车、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生物医药、生命健康、交通运输等基础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2023年,一批中央企业参与了产业融通共链行动,以市场化方式进一步加强了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密切合作,目前已带动超过5700家经营主体协同发展。《决定》提出,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说明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的综合考量。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