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朽木不可雕也”在足够长的岁月里,成为雕琢者冠冕堂皇的借口,成为“朽木”们自暴自弃的理由。朽木较良木而言,它更像一块试金石,考量雕琢者乍现的灵感和回春的技巧。从理论上说,朽木也是一种材质,只要化腐生肌,就能焕发新的活力;即便无药可救,只要停止腐朽的进程,便只是一段记忆的缩影。从实践上看,百草治百病,百人有百用,朽木有朽木的特质与不群。新木生叶,朽木生芝。没有信心,纵是金玉良材,也与废柴无异。天生你材必有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何况朽木。心不朽,木便永生;心不朽,人便可塑。

(1) 下列判断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首先树靶子“朽木不可雕也”,接着驳斥这是“朽木”们自暴自弃的理由,然后论证朽木的可雕之处。 B. “只要化腐生肌,就能焕发新的活力”,由此推理可得,如果朽木焕发了新的活力,那是因为它已化腐生肌。 C. “百草治百病,百人有百用,朽木有朽木的特质与不群”用类比推理展现了朽木的功用,具有说服力。 D. “心不朽,木便永生;心不朽,人便可塑”中的“不朽”“永生”在此处意思相同,符合逻辑的同一律。
(2) 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如果朽木可雕,那么世界上就不会有不可救药之人了,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就不需要用极刑惩处了。。故朽

木不可雕也。

【考点】
仿写句式; 逻辑推理;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孟子批评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禽兽”理论,他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在反驳中所使用的方法是①____,即将墨家的兼爱理论归结为“无父”或“禽兽”的错误结论,从而证明兼爱是不成立的。这里孟子运用的是一个隐藏了结论的三段论推理,而且把小前提前置了,还原一下这个三段论就是:

无父(无君)是禽兽,

墨家的兼爱是无父的,

所以,墨家的兼爱是一种禽兽理论。

那么孟子的这个推断成立吗?当然不成立,因为这个小前提本身就是不真实的。为什么说小前提不真实呢?我们试着分析一下“墨氏兼爱,是无父也”这个小前提是如何得出的,便应该清楚了。墨家的兼爱强调无差别,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没有人、己、亲、疏的区别;而儒家的仁爱则强调有差别,②____。孟子因此认定墨家的兼爱是无父,以三段论推理形式可作如下分析:

(                 ),

(                 ),

因此,墨家的兼爱是“无父”。

这个推论在结构上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大前提换一种表达就是:对待父亲与对待他人有差别就是“有父”。这显然是儒家的观点。孟子批评墨家“兼爱是无父”的观点,却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而非从共识出发,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孟子的整个推论也就不能成立。

墨家和儒家之间,互相批评、相互指责,从而构成了彼此之间长期的思想论争。其实,墨家和儒家,在“爱”的思想上,一个从外到内,一个从内到外,③____,将有可能产生出更加合理而全面的思想。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 参照文中画波浪线处的三段论推理结构,联系上下文,在括号内补写完整孟子的另一个三段论推理过程。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弊大于利”的辩题展开辩论。下面是正方的陈述:

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利大于弊”。相信大家对于碎片化阅读都不陌生。[甲]碎片化阅读,是在新媒体的帮助下,利用短而不连续的时间片段进行简短而少量的文本阅读。它有三个优点:[乙]一是利用多种媒介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十分方便快捷;[丙]二是“碎片”的内容包罗万象,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有助于推广阅读,从而迅速改良社会风气;[丁]三是图文并茂,使阅读变得轻松有趣,而只有用这种方式来降低阅读门槛,才有更多的读者愿意走近那些厚重的经典。

(1) 对甲、乙、丙、丁四处逻辑错误,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处定义有误,碎片化阅读也可以读纸质书,并不一定需要新媒体帮助。 B. 乙处以偏概全,有些人并不愿意随时随地读书,方便快捷也就无从谈起。 C. 丙处推理不当,推广阅读可以形成阅读氛围,但难以迅速改良社会风气。 D. 丁处过于绝对,除了图文并茂,还有其他方式让读者走近厚重的经典。
(2) 请根据提示,将下面反方的反驳补充完整,不超过100个字。

我方认为,对方所说的优点恰是碎片化阅读的缺点。首先,碎片化阅读虽然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但是思考不连贯,理解不深入,阅读效果反而更差。。基于以上分析,我方认为“碎片化阅读弊大于利”。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