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米考伯称作图书室的屋里的一个小柜上,有几本书,先被脱手的就是它们。我把这些书一本接一本拿到都会路一家书摊上——那条路在靠近我们住所的部分在那时几乎全是书摊和鸟铺——不管多少钱就都卖了。摊主住在书摊后的小房子里,他每天晚上都酩酊大醉,早晨就被他妻子痛骂一顿。不止一次,我一早到那儿时,他就在一张翻得直立起来的床前接见我,他额上的一处伤痕或一只又肿又青的眼睛证明他昨夜又喝得太多(恐怕他喝酒时喜欢和人争吵);他伸出发颤的手在乱扔在地板上的衣服口袋里一只只搜,想找到所需的钱,他的妻子则抱着一个小毛孩,踢着双便鞋,对他骂个不止。有时,他把钱弄丢了,就请我再去一次,可他老婆总有点钱(我猜是趁他大醉时拿了他的),我们一起下楼时,就偷偷了结了那笔交易。

在当铺,我也开始小有名气了。在柜台后主事的主要人物很留心我了。我记得,他和我谈生意时,常要我用一个拉丁文的名词或形容词变位,或活用一个拉丁文的动词给他听。每次这种交易成交后,米考伯太太就举行一个小型宴会,大致是顿晚餐,这些晚餐我都记得很清楚,每次都有一种特别的美味在其中。

(1) 是否使用“接”字取决于具体语境。文中加点处“一本接一本”“一只只”能否分别换成“一本本”“一只接一只”?请作出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2) 标点虽然主要是标示停顿,但是有时很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部分的破折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3) 文中画波浪线的两个“不止”在表意上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考点】
标点符号的使用; 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句子艺术手法辨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觉新被忘却了的青春。他和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消息。 他在本城唯一出售新书报的“华洋书报流通处”里买了一本最近出版的《新青年》,又买了两三份《每周评论》。 这些刊物里面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于是《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等等都接连地到了他们的手里。

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地读这些书报,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他们常常称他做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 他自己也常说他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 ,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 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 自己并不觉得矛盾。 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 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 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

(1) 文中加点的词“贪婪”和“压倒”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 文中画横线部分,分析其中的分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