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又到一年中秋节,暑热消退,杜影婆娑,暗香袭来,舒适的气候烘托着节日的欢乐气氯。种州大地,人们或举杯对月,或游玩休闲,或围坐桌旁,以各种形式欢度中秋,但万变不离其宗,团圈、祝福、欢聚是中秋【A】“永恒”的主题。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①圆银盘,亮明镜,月亮是当之无愧的节日主角。微风徐徐,人们举家外出,来到湖畔、河边、广场乃至小区公园中,散步没话,共叙亲情,仰望嫦娥的店所,想象广寒宫里的故事。家中有小孩的,大人总会向他们讲述那流传千载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传说,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就在这规娓动听的讲述中代代延续。在一些传统的赏月胜地,②北京永定河卢沟桥,人们可以肴到“燕京八景”之一【B】“卢沟晓月”;在渐江钱塘江口,可以看到唐人李扉眼中的【C】“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节日,是我们共同的文化密码。

(1) 文中说“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就在这娓娓动听的讲述中代代延续”,请列举三个包含着中国人奋斗不已、自强不息的文化基因的神话传说。
(2) 简要说出文中【A】【B】【C】三处引号的作用。
(3) 第二段里有①②两句加点的“如”字,请说说二者在表意上的不同。
【考点】
标点符号的使用; 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过了两年五四运动发生了。报纸上的如火如荼的记载唤醒了觉新被忘却了的青春。他和他的两个兄弟一样贪婪地读着本地报纸上转载的北京消息。 他在本城唯一出售新书报的“华洋书报流通处”里买了一本最近出版的《新青年》,又买了两三份《每周评论》。 这些刊物里面一个一个的字像火星一样地点燃了他们弟兄的热情。那些新奇的议论和热烈的文句带着一种力量压倒了他们三个人,使他们并不经过长期的思索就信服了。于是《新青年》《新潮》《每周评论》《星期评论》《少年中国》等等都接连地到了他们的手里。

每天晚上,他和两个兄弟轮流地读这些书报,有时候还讨论这些书报中所论到的各种问题。他们常常称他做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拥护者。 他自己也常说他喜欢托尔斯泰的“无抵抗主义” ,就是这样的“主义”把《新青年》的理论和他们这个大家庭的现实毫不冲突地结合起来。 它给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论,一方面又顺应着旧的环境生活下去, 自己并不觉得矛盾。 于是他变成了一个有两重人格的人: 在旧社会里在旧家庭里他是一个暮气十足的少爷; 他跟他的两个兄弟在一起的时候他又是一个新青年。

(1) 文中加点的词“贪婪”和“压倒”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 文中画横线部分,分析其中的分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语言文字运用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