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词义扩大。

河:古义专指黄河;今义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

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

请仿此形式,另举一例。

【考点】
古今异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翻译 普通
课时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楚文王邓,使王子革、王子灵共据菜。二子出采,见老丈载畚,乞焉,不与,搏而夺之。王闻之,令皆拘二子,将杀之。大夫辞曰:“取畚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子搏而夺吾畚,无道甚于邓。”呼天而号。君闻之,群臣恐。君见之,曰:“讨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虐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灭三行,非所以从政也。丈人舍之矣,之军门之外耳。”

令尹子文之族有干法者,廷理拘之,闻其令尹之族也,而释之。子文召廷理而责之曰:“凡立廷理者,将以司犯王令,而察触国法也。夫直士持法,柔而不挠,刚而不折。今弃法而背令,而释犯法者,是为理不端,怀心不公也。岂吾有营私之意也?何廷理之驳于法也?吾在上位,以率士民,士民或怨,而吾不能免之于法。今吾族犯法甚明,而使廷理因缘吾心而释之,是吾不公之心,明著于国也。执一国之柄而以私闻与吾生不以义不若吾死也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廷理惧,遂刑其族人。成王闻之,不及履而至于子文之室,曰:“寡人幼少,置理失其人,以违夫子之意。”于是黜廷理而尊子文,使及内政。国人闻之曰:“若令尹之公也,吾党何忧乎?”乃相与作歌曰:“子文之族,犯国法程。廷理释之,子文不听。恤顾怨氓,方正公平。”

楚庄王之时,太子车立于茅门之内,少师庆逐之。太子怒,入谒王曰:“少师庆逐臣之车。”王曰:“舍之。老君在前而不逾,少君在后而不豫,是国之宝臣也。”

(节选自刘向《说苑·至公》)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执A一国B之柄C而以D私闻E与吾生F不以义G不若H吾死也。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伐,文中指攻打、攻伐,与《<老子>四章》中“自伐者无功”的“伐”含义相同。 B. 谢,此指谢罪、赔罪,与《鸿门宴》“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含义相同。 C. 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执政官名,相当于宰相,《屈原列传》中子兰曾任此职。 D. 国人,此指国都中的人,其中“国”与《岳阳楼记》“去国怀乡”的“国”含义相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楚国两位王子采野菜时看见一位挎筐的老人,在乞要无果的情况下便强行夺筐。后来老人到军营理论,楚文王闻听后召见老人并将在军门外斩杀二子。 B. 刑狱官在得知犯法之人是令尹子文的族人后,便将其释放。子文对刑狱官的做法深感不满,并从该做法的危害角度对其进行教育和斥责,令其依法行事。 C. 成王在得知子文的事情后,也急忙屈尊到子文家中致歉,主动承担放任下属枉法的责任。当地百姓为此还作歌传唱,以表达对子文的肯定和信任。 D. 在对待少师庆驱逐太子车驾一事上,楚庄王没有迁就太子的怨气,反而让其理解少师庆的做法,并对少师庆执法中不顾及个人利益的行为大加赞赏。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取畚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

②遂致其族人于廷理,曰:“不是刑也,吾将死。”

(5) 从选文看,楚文王和令尹子文有哪些共同的品行?请简要概括。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材料二:

材性知能,君子小人一也。好荣恶辱好利恶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若其所以求之之道则异矣。小人也者,为诞而欲人之信己也,疾为诈而欲人之亲己也,禽兽之行而欲人之善己也。虑之难知也,行之难安也,持之难立也,成则必不得其所好,必遇其所恶焉。故君子者,信矣,而亦欲人之信己也;忠矣,而亦欲人之亲己也;修正治辨矣,而亦欲人之善己也。虑之易知也,行之易安也,持之易立也,成则必得其所好,必不遇其所恶焉。是故穷则不隐,通则大明,身死而名白。小人莫不延颈举踵而愿曰:“知虑材性,固有以贤人矣!”夫不知其与己无以异也。则君子注错①之当,而小人注错之过也。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仁义德行,常安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危也;污僈突盗,常危之术也,然而未必不安也。故君子道其常,而小人道其怪。

(节选自《荀子·荣辱》)

[注]①注错:措置,安排处置。

(1) 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好荣A恶辱B好C利恶害D是君子小人之所E同也F若其所以求之G之道则H异矣。

(2) 下列对材料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可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文中指前者。 B. 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与成语“何足挂齿”中的“挂齿”的意思不同。 C. 疾,极力、尽力,与《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中的“疾”的意思相同。 D. 弥,更加、越发的意思,与成语“欲盖弥彰”“欲盖弥著”中的“弥”的意思相同。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针对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行的现状,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从师学习的态度和结果,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B. 韩愈认为教孩子书本的文字,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人,并不是传道解惑的老师;只请教断句这些小问题,而忽视大问题的人是不明智的。 C. 荀子认为小人的智慧用在说荒诞的话、欺诈或做出禽兽的行为上,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其结果也一定会遇到他所厌恶的。 D. 荀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资质、智慧差不多,但他们的做法并不相同,采取正常途径的君子比采取怪僻途径的小人更容易出现危险。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故孰察小人之知能,足以知其有余,可以为君子之所为也。

(5) 两则材料都说到了“君子”,韩愈和荀子对“君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文言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媚笔泉记

姚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以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淙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巂。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复西循崖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沜”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乃引坠溪内。

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邀客九人饮于是。日幕半阴,山风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为记。

【附】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 , 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节选自姚鼐《登泰山记》)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B.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C.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D. 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复西循崖可二里”与“明明如月,何时可掇”(《短歌行》)中的“可”字含义不同。 B. “日暮半阴,山风卒起”与“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中的“卒”字含义相同。 C. 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所著《水经注》是中国古代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D. 晦,指农历每月的末一天。类似的词有朔、望,朔指农历每月初一,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五。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写桐城西北连绵的山峦,山崖忽合,地势险峭,难以行走,接着点出“曲流”,表现了山水的态势,悄然引出后文要写的媚笔泉。 B. 第二段“积雨始霁”等五句写的是龙溪十余里间的景色,正值阳春三月,花草树木映着阳光,溪水潺潺在山间流淌,声色俱佳,令人神往。 C. 文章写左学冲筑室未成时就邀客宴饮,强调了他特别重视宴饮活动的个性;而这种雅兴乃因媚笔泉而生,这增强了媚笔泉引人入胜的魅力。 D. 《登泰山记》写日出:太阳纯红如丹砂,下面有红光荡漾,托其冉冉上升。富有动感,如在目前。寥寥数语,就把日出景象写得气势磅礴。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石罅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②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 简要分析姚鼐《游媚笔游记》所表达的情感。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