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

【乙】君用人,如大匠用材,随其巨细长短,以施规矩①绳墨②。孔子曰:“君子不可小知③而可大受④,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盖君子所存者大,不能尽小人之事,或有一短;小人所拘者狭,不能同君子之量,或有一长。尽其才而用之,成功之道也。

(节选自《元史》)

【注释】①规矩:画园、方的工具。②绳墨:量平、直的工具。③小知:通过小事情了解。④大受:授予重大任务。

(1) 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骈死于槽枥之间”中的“骈死”是一同死的意思,写出千里马不被伯乐识别的悲惨结局。 B. “才美不外见”中的“外见”指表现在外面,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C.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指正确的方法,说明对待人才要讲究方式方法。 D. “小人所拘者狭”中的“拘”指拘束、局限,指出小人不被授予重大任务的原因。
(2) 把甲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文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 甲乙两文分别提出了不同的人才观。甲文段采用①的写法,借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得出了②的人才观。乙文段通过明君用人与大匠用材的③的写法以及引用孔子的言论得出了④的人才观。
【考点】
文言文翻译; 通假字;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