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村民们通过定期召开全民大会,共同制定了村规民约,让基层治理成为“自家事”;还设置了“积分超市”,守村规民约、做好人好事都可以获得积分,积分累积后可以兑换生活用品,既满足了村民的生活需求,也点燃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 |
材料二:在大化,青年们发现了产业振兴的三条路。七百弄冰冻鸡实现了订单农业,走上全国人民的餐桌。走进达吽小镇,随处可见穿着民族服饰的小朋友,为三月三的民族节日表演做准备的“阿姨团”,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丹桂村已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走出了一条“红色文旅路”,完善基础设施、翻新覃国翰将军故居、培育村级农文旅公司,一步一个脚印,丹桂村从“形”“实”“魂”各方面打造了“红旅融合”示范村。 |
材料三:调研成员就“教育/基建是乡村振兴的优先考量”开展引经据典、你来我往的辩论,还就“新时代如何传承‘西迁精神’与‘求是文脉’?”“民族地区怎样更好地实现基层治理?”“如何依托大化的壮美山水走好‘文旅共富’路?”这三个问题展开了鲜活生动的宣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