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赓续文脉担当使命】

某校九年级学生小东,准备利用周末参观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简称湖南一师),参观前,小东收集了相关资料,现邀请你共同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千年学府

1161年,理学大师张栻于长沙妙高峰下创设城南书院,湖南一师文脉由此开启,成为湖湘文化重要发祥地和湖湘人才培养的摇篮。

百年师范

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年代,湖南一师制定了以“知耻”为中心的校训,是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建校以来,一批批毕业生从湖南一师走出,接力担当了从教育救国、教育报国到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时代之问

2024年3月18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南一师(城南书院校区)时,引导广大师生思考“知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1) 探究一: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发展中华文化。
(2) 探究二: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三个维度,思考如何将“知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到个人成长中来。
【考点】
中华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己有耻及做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辽宁之名源起《淮南子·地形训》对盘古开天地时“辽水(今辽河)”地貌的描述,波澜壮阔的辽河水孕育出无数的美景与文明,先人祈盼“辽河流域永远安宁”,于是便有了“辽宁”。

【回望·古老文明】

你从远古走来,文明之源传承亘古绵长。

红山玉猪龙,辽宁牛河梁遗址出土,距今约5500-5000年,是龙文化重要源头之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与独特精神标识,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龙文化贯穿和影响中华文明悠久发展历程,为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传承·红色基因】

你从歌声中走来,红色基因汇聚磅礴力量。

《义勇军进行曲》取材于抗日义勇军的战斗生活,其构成的关键要素几乎都来自辽宁。这首歌曲诞生于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刻,在重大节点屡次吹响救亡图存的号角,成为凝神聚气的时代强音。这首歌曲历经岁月洗礼,其中饱含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激励我们前行。

【追求·核心价值】

你从沃土中走来,辛勤汗水浇灌时代梦想。

各行各业的榜样在辽沈大地生根发芽,这里有“航空英模”罗阳、“大国工匠”方文墨,有成千上万的志愿者……还有平凡生活中向上向善的你我。(1)材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1)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

人物

事例(表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罗阳

始终秉持航天报国志向,心中满是家国之情。

方文墨

二十多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技艺,带领团队不断追求航空器零部件加工水平的提升。

志愿者

帮旅客拎行李、为独居老人庆祝生日……

友善

诚信

(2) 在表格①②③处填上恰当内容。
(3) 赓续历史文脉,守望精神家园。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哪一自信?
材料分析题 困难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需要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材料一:甲骨文是商朝留下的宝贵遗产,古人以细致的观察和惊人的想象,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转化成字符,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数千年来,汉字的结构没有改变,但形态、意蕴不断丰富发展。

知识卡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材料二:千百年来,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化。进入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积极探索,推动中国书法散发光彩:精选跨度长达3000年的中国书法史上经典作品,策划大型文化节目,用书法作品串联起历史文脉,展示书法之道;将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计算机字库,以适应键盘输入逐渐代替笔墨书写的变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应用;通过电视、网络等平台,综合运用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生动再现存于甲骨、碑帖等文物上的书法文字,推动文字书写审美“飞入寻常百姓家”。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1) 根据知识卡片,说明材料一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哪些特性。
(2) 根据材料二,运用文化知识,分析文化工作者的探索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启示。
(3) 围绕“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这一主题,运用所学知识,从“情怀与抱负”“文明交流互鉴”两个关键词中任选一个,写一段感言。(要求:不得抄袭材料;字数6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学校、姓名等信息。)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