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伊始,中国作出实施探月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确定“绕、落、回”三步走总体规划。2007年10月24日,中国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顺利升空,迈出了“绕月”的第一步。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落月并开展月面巡视勘察,实现中国首次对地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把玉兔号的足迹刻在了月球上。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装载着取自月球的土壤返回地球,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也实现了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的完美收官。2024年,嫦娥六号成功发射,执行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携带月球样品的嫦娥六号上升器自月球背面起飞,并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在月球背面展开五星红旗和留下“中”字痕迹。在探月工程不断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陆月球。
20年来,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我国科研团队不懈努力,深空探测技术从跟跑、并跑,到实现部分领跑,并建立起完善的探月工程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探月之路。通过绕月探测和登陆探测,中国科学家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探测数据,以及一系列的重要原创性研究成果。
结合材料,运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探月工程发展中蕴含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