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盐碱地是重要的土地资源之一,土壤的盐碱化影响粮食产量。某地土壤盐碱化可能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引起,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与该地土壤盐碱化成分的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溶液呈中性

【设计实验】

(1) 取土壤样品于烧杯中.用水充分浸泡、过滤,得到土壤浸出液,测酸碱度。若测得土壤浸出液的为8.5,该土壤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2) 取少量土壤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再加入适量的氧化钡溶液,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土壤中一定还含有的物质是
(3) 若以上两种物质均存在,为进一步确定土壤盐碱地的成分.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
(4) 【拓展延伸】

在盐碱地改良的众多方法中,以下方法中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填序号)。

A. 施加有机腐殖酸 B. 施撒熟石灰 C. 发展水灌排盐降碱 D. 科学合理施肥
【考点】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酸碱盐的应用;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某小组同学调查了市面上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结果如下表。                                                                                                                                      

清洁剂名称

洁厕灵

彩漂液

炉具清洁剂

功能

清除污垢,除异味

漂洗衣物,使色彩鲜艳

清洗油污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OH

(1) 小组成员取炉具清洁剂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成色,说明炉具清洁剂显碱性。
(2) 洁厕灵与炉具清洁剂不能混用,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 该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对“彩漂液”有效成分H2O2的漂白性进行探究,将红色布条分别浸泡在4种溶液中,现象如下表。已知:10%表示H2O2溶液的浓度,该溶液中过氧化氢和水的质量比为10:90。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实验Ⅳ

 

 

 

 

20分钟后布条无明显变化

20分钟后布条颜色稍变浅

20分钟后布条颜色明显变浅

20分钟后布条红色褪去

①通过以上4个实验发现影响H2O2溶液漂白性的因素除NaOH溶液外,还有

②通过对比实验Ⅲ和Ⅳ,得出的结论是; 

③欲进一步探究NaOH溶液的用量对H2O2溶液的漂白性的影响,可补充实验:将红色布条浸泡到℃,25mL 10%H2O2溶液+5滴NaOH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题 困难
3.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且没有完全密封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化学小组的同学经过寻问老师后了解可能是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原瓶中是何种溶质并判断其是否变质,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猜想】

猜想I:原溶液的溶质是NaCl;

猜想II:原溶液的溶质是NaOH;

猜想III:原溶液的溶质是Na2CO3

猜想IV:原溶液的溶质是NaHCO3

(1) 【查阅资料】

常温下,有关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2

常温下的溶解度/g

36

109

21.5

9.6

常温下稀溶液的pH

7

13

11

9

从上表可知,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NaHCO3 , 因为

(2) 【进行实验】

取少量样品测得其pH>7,则原溶液的溶质一定不是

(3) 同学们另取样品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

现象

结论

小方: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Ⅲ正确

小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

猜想Ⅱ正确

(4) 【继续探究】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另取样品再次进行了如下实验:

写出生成白色沉淀A的化学方程式

(5) 【获得结论】实验完成后,同学们最终得到结论:原瓶中的溶质是,且已变质。
(6) 【交流反思】

小明同学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开始没有气泡产生,这是为什么呢?

老师用pH计做了以下实验:向等体积、含相同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稀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上图1、图2所示。将图1和图2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则c点的溶质是(写化学式)。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