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恽代英年谱(节选)

恽代英(1895——1931),生于湖北武昌,祖籍江苏武进,出生在一个旧官僚家庭。

1913年,考入武汉中华大学预科。

1914年《东方杂志》刊登了他的《义务论》。他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帝国主义实际是“权利论者”,列强标榜的“自卫”不过是“侵犯”的代名词罢了。

1915—1919年间,撰写、翻译了大量的文章,宣传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和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

1919年,以激进民主主义者的姿态,领导了武汉地区的五四运动。

1920年1月,在武昌创办了利群书社,该社具有“工读互助团性质”。同年春,他翻译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一部分。

1921年,受陈独秀委托,翻译出版了考茨基的《阶级争斗》一书。7月,在湖北黄冈创立了具有共产主义小组性质的革命团体——共存社。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编辑《新建设》月刊,宣传中共原则立场,批驳国民党右派的种种谬论。

1925年,参与领导五卅运动。

——摘编自李孝君《论恽代英早期思想的发展、特点及实践》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恽代英的角色转变及其客观原因。
(2)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恽代英传播马克主义的主要途径及其精神品质。
【考点】
五四运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要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刚健有为、天人协调的精神,这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是教人们在面对苦难时要保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其次,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人是中心,强调的是先做人后做事,这种思想在当前素质教育之中也是有所体现的。最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强调的是牺牲与奉献,家是人们避风的港湾,父母之爱与民族之爱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这种价值观使得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十分强大,也正是这种文化才会使得中国人心中始终怀有落叶归根、血浓于水、尊老爱幼、厚德载物的认知。

——摘编自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五四运动是影响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发展的重要事件。作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五四运动通过继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坚守转化的价值根基,开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为转化确定前进方向,以民主科学冲破封建主义思想桎梏赋予转化时代特征,推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为转化提供领导力量,开辟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为转化提供现实支撑,充分体现了五四时期传统文化转化的创造性。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五四运动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应紧紧围绕革命性这个核心问题来深化。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创造性转化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 我同胞皆须自认自己的汉种中国人之中……不许异种人沾染我中国丝毫权利……株杀满洲人所立之皇帝,以做万世不复有专制之君主……中华共和国,为自由独立之国。

——邹容《革命军》(1903)

材料二:1919年5月5日早晨,清华大学里,学生们惊奇地发现食堂门口贴出了一张大红纸,上面用工楷抄着岳飞的《满江红》……贴这张《满江红》的是高等科二年级学生、时年20岁的闻一多。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紧随潮流投身斗争,发表演说,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文艺的拓荒者之一,并作为清华学生代表赴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在1919年5月17日给父亲的家书中,他说:“国家育养学生,岁糜巨万,一旦有事,学生尚不出力,更待谁人?今遇此事,犹不能牺牲,岂足以谈爱国?”

——摘自2019年9期《环球人物》

材料三: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90年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是积弱积贫、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亟待改变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需要,是时势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以星火燎原之势红遍中华大地。

——吴国华《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1年6月28日)

(1) 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主要主张并分析其影响。
(2) 五四运动中,以闻一多为代表的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表现,并从中提炼青年学生的精神品质。
(3)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时势造就了中国共产党。试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论述中国共产党成立时中国的社会形势。

②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新了。试从革命的纲领、道路和动力等角度,论述中国共产党在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成功探索。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