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历史发展的演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中“开启第三次大统一时代”的政权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请列举一例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友好”的史实。根据材料二谈谈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康熙时期
清·乾隆时期
设置西域都护
设置安西都护府
设置北庭都元帅府
平定噶尔丹叛乱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①
材料三中①处是清朝为管辖该地区设置的什么机构?
材料一 它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之一,过着逐水草往来迁徙的游牧生活。到9世纪后期,它已经有了农耕、冶铁和纺织等生产事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
材料二 它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原属羌族的一支。唐朝时,它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请回答:
材料一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
材料二 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指燕云十六州),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得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署,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一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和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内,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材料二 宋朝在雄州等地开设了榷场,作为双方经贸文化交流的主渠道。辽对宋朝的出口,有牲畜、矿物等特产。 辽从宋朝进口了大量物资,民众的吃穿用住等越来越依赖宋朝的供应,甚至辽干脆放弃了铸币权,境内全部流通宋币。与此同时,大量中原书籍经由榷场流入辽,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辽人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其更接近中原汉族士民。
——摘编自唐博《千年雄安:宋辽时代的榷场边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