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6年,“天宫号”发射成功,这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20年,火探测器“天问一号”发射成功,自此,中国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
(1) 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1)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时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                    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                    D.向心加速度变大

(2)根据下列器材在地面上使用时的主要功能,航天员在空间实验室中同样可以正常使用的是

A.水银压强计             B.家用体重秤             C.哑铃                    D.弹簧拉力器

(3)与嫦娥一号、二号月球探测器不同,嫦娥三号是一次性进入距月球表面100km高的圆轨道I(不计地球对探测器的影响),运行一段时间后再次变轨,从100km的环月圆轨道I,降低到距月球15km的近月点B、距月球100km的远月点A的椭圆轨道II,如图所示,为下一步月面软着陆微准备:关于嫦娥三号探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探测器在轨道II经过A点的速度大于经过B点的速度

B.探测器从轨道I变轨到轨道II,应在A点减速

C.探测器沿轨道I运动过程中,探测器中的科考仪器对其支持面有压力

D.探测器在轨道II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

(2)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火星公转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倍,不考虑火星自转造成的影响。

(1)天问一号的发射速度为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11.2m/s<v<16.7km/s                           B.v>16.7km/s

C.7.9km/s<v<11.2m/s                           D.v<7.9km/s

(2)火星的公转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多少倍

A.倍                    B.倍                    C.倍                    D.

(3)已知引力恒量为G,火星质量为M,火星半径为R,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考点】
第一、第二与第三宇宙速度; 卫星问题;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各题。

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发射升空,历经200多天的飞行于2021年5月成功降落火星表面。天问一号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天问一号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的科学探测,实现了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而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1) 关于天问一号发射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于第一宇宙速度 B. 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C. 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 D. 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2) 天问一号在图1中椭圆轨道Ⅰ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M点的速度大于在N点的速度 B. 在M点的速度等于在N点的速度 C. 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 D. 在M点的加速度等于在N点的加速度
(3)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之前需要在M点由椭圆轨道Ⅰ变轨至圆轨道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轨道Ⅰ运行经过M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运行经过M点时的速度 B. 在轨道Ⅰ运行经过M点时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运行经过M点时的速度 C. 在轨道Ⅰ运行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Ⅱ运行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 D. 在轨道Ⅰ运行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在轨道Ⅱ运行经过M点时的加速度
(4) 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若已知火星和地球公转周期之比,则下列比例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 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地球的半径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 D. 火星和地球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之比
(5)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动,也适用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天问一号绕火星运行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 关于k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太阳质量决定 B. 与天间一号轨道半径三次方成正比 C. 与天问一号运行周期二次方成反比 D. 与天问一号轨道半径和运行周期无关
综合题 普通
3. 2004年,国务院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命名为“嫦娥工程”。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携带1731克月球样品满载而归,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
(1)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成功发射,于11月7日进入离月球表面200公里的圆形工作轨道匀速绕行。“嫦娥一号”(       )

A. 处于平衡状态 B. 做匀变速运动 C. 受到月球引力和向心力两个力的作用 D. 受到月球的引力作为向心力
(2) 如图,“嫦娥”探测器前往月球的过程中,首先进入“停泊轨道”绕地球旋转,在P点变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接近月球时,被月球引力“俘获”,再在“工作轨道”上匀速绕月飞行,然后择机降落。则探测器(       )

A. 在“停泊轨道”上的绕行速度大于7.9km/s B. 在P点加速,然后变轨到转移轨道 C. 在Q点向后喷气,然后变轨到工作轨道 D. 在转移轨道上关闭发动机运行时,动能不变
(3) “嫦娥三号”探测器到达距离月球表面5km的位置,立即开动发动机,向(选填“上”、“下”)喷气,减速下行,实施“软着陆”。该过程中,探测器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如图,静止的“玉兔”月球车在高度h0.8m的位置,将一质量m0.02kg的小物体以v02m/s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出小物体的水平射程x2m。求:

①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②小物体着地时的速度;

③小物体着地时月球对小物体引力的功率。

综合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