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

“夜读的萤火虫”文学社收到了小文的求助信,她分享了自己的寒假书单,并提到了自己的困扰。希望文学社能够帮她打造一份私人订制的“萤火虫书单”活动策划案,请你一同参与。

材料一

材料二

阅读状况调查结果显示,经典书目(基本是文学类书目)牢牢占据学生阅读频次越多的图书榜单,成为当代中小学生的精神食粮。但学生的答案都局限于必读书目清单,且名列前三的均为文学类读物,不少学生坦言“读这些书更多是为了应试”.

课题组调查结果显示,《装在口袋里的爸爸)《米小圈上学记》是小学生最喜爱读物中出现频次较高的两部作品,然而这两部作品却曾引发过激烈争议:有专家、读者对其内容及儿童价值观引导提出质疑。尽管如此,这两部作品还是常居青少年畅销读物榜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可供中小学生选择的优质、有趣的精品读物较为有限。

(有删改)

救师在引导学生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时,有必要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但首先,要和家长多交流沟通,了解家长的育儿观念、家庭的读书氛围和孩子的读书习惯,有针对性地开出书单。其次,要精心选择书目。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哪些书适合孩子读?这本书适合哪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读?每个孩子喜欢什么类型的书?诸如此类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教师自己先徜徉于书海,做一番研读。最后,要科学指导阅读、教师在给学生列出阅读书目的同时,应该针对不同的书籍,以多种形式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而不应该放任自流。

(选自“搜狐网”,有删改)

青少年阅读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课题组建议利用家委会,定期开展老师家长联合读书、荐书与书籍分享活动,一方面及时了解青少年读物的内容,结合青少年的兴趣甄选出有益、有趣的课外读物,丰富、引导青少年选择;另一方面鼓励家长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阅读品位、培养家庭阅读习惯、创设良好阅读氛围。鼓励学校、家长充分联动社会资源,组织“读书节”“分享会”等相关阅读活动,将阅读习惯的养成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营造“书香家庭”的良好阅读氛围。

(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制改)

材料三

书单订制锦囊

锦囊一:分类预设

将书单分为“课内必读区”“课外拓展区”,或“文学区”“科普区”,或“小说区”“诗歌区”“散文区”等;预设每一种类型的书籍的阅读数量,同一类型过多时可以选择部分阅读。

锦囊二:动态更新

一份好的书单一定是在不断地“动态”更新中的,我们一定要把握“取舍有法”的原则,这就需要将书放入书单前作一定的了解。比如关注一本书的书评介绍、前言后记、目录、作家风格、作品背景甚至参考权威平台的评分等,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阅读需求、阅读兴趣等进行综合考量,对原有书单中的书籍进行替换、增补、删减。

锦囊三:多方评价

中小学生的图书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同学们在选择时对其质量优劣往往无法判断。因此,我们要主动寻求学校老师、父母、网络平台等各方的帮助,来助力我们挑选有利于我们成长的读物。

九年级推荐阅读书目

1《中国文脉》余秋雨

2《人间草木》汪曾祺

3《人间有至味》汪曾祺

4《走出非洲》[丹麦]凯伦·布里克森 

5《人性的弱点》[美]戴尔·卡耐基

6《寂寞圣哲》鲍鹏山

7《瓦尔登湖》[美]亨利·戴维·梭罗 

8《西潮》蒋梦麟

9《中国近代史》蒋廷

10《沉思录》[古罗马]马可·奥勒留

11《菊与刀》[美]鲁思·本尼迪克特

12《美学散步》宗白华

13《寂静的春天》[美]蕾切尔·卡森

14《从一到无穷大》[美]乔治·伽莫夫

15《贝多芬传》法]罗曼·罗兰

16《苏东坡传》林语堂

17《简·爱》[英]夏洛蒂·勃朗特

(1) 任务一明确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帮助小文分析她的寒假书单中存在的问题。
(2) 任务二优化书单。请结合材料三和自身的阅读体验,设计一种增补或删减的书单优化方案,并说明两点理由。
(3) 任务三家校助力

小文在自己的困扰中提道:“我的书单里有许多艰涩难懂的书,例如老师推荐的《红楼梦》、爸爸推荐的《资治通鉴》,会让我一开始就比较反感,不理解为什么要加入书单,也不知道如何去阅读。”

结合材料二,请你选择向老师或者爸爸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来帮助小文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

(4) 任务四总结反思.通过以上任务能否达成“打造一份私人订制的书单”的目的?根据“活动策划案”(见下表),借助材料,发表你的看法。

活动策划案

活动目的

打造一份私人订制的“萤火虫书单”

任务

具体内容

明确问题

明确个人需求、聚焦当下书单中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优化书单

讨论交流订制个性化书单要关注的方面,完善解决方案

家校助力

学校、家长加强沟通交流,平衡阅读需求,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总结反思

评价、改进并推广“萤火虫书单”活动

【考点】
图表信息; 活动设计; 材料探究; 见解表述; 新闻、材料类文本;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

资料夹

课内资料

语文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1围绕专题,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从一些权威网站搜集最新的可靠数据,也可以从地理课本、百科全书中找相应的介绍,还可以访问权威人士,咨询相关学科老师。

2实地考察,获取直接资料。走出校园,用笔记录,用相机拍摄。比如村边小河清水不再,泡沫四溢,实地考察一下,记下你的感受;拍摄一张雾霾锁城、行人戴口罩出行的照片,会发现保护环境是多么迫切。

3撰写宣传文稿。

(选自八年级下册《语文》)

科学

研究性学习课题: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

1通过查阅图书资料或利用网络搜索,了解物种的多样性。

2选择8——10种生物进行观察,认识不同生物之间的独特性,尝试用外形、颜色、大小、生活环境或其他因素,设计二歧式检索表对收集到的不同生物进行分类。

3实地调查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物种类和数量(如校园、农田、树林等),通过调查、分析,列出造成生物种类和数量差异的各种环境因素。

4写出调查报告,讨论物种多样性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选自七年级上册《科学》)

历史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活动目的

了解家乡与近代中国有关的建筑物、纪念馆等历史遗迹,感受近代中国历史。

活动步骤

1活动准备(略)

2活动实施

①实地考察、参观,拍摄图片资料,记录相关人员的讲解、介绍。②到图书馆、档案馆查找相关资料,作为实地考察资料的补充。③走访与之相关的老人或名人的后代,了解相关的逸闻趣事,使历史建筑鲜活、生动起来。

3成果汇报

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将考察访问的内容撰写成一篇考察报告,重点在于对背景和影响的分析。

(选自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

◎课外资料

实证千年商港 再现“海丝”繁华

浙江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以码头、航道、航标等要素齐备的遗迹,实证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和存续,填补了相关研究的一大空白,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国际意义。遗址出土了大批瓷器、漆器、金属器及其残片,仅瓷器残片就有10吨左右,可以修复的文物超过3000件。

“根据史料记载,宋元时期,龙泉青瓷是中国外销瓷器的‘主力军’。龙泉和温州间有瓯江水路相通,龙泉青瓷从温州出口最为便捷。”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副会长、复旦大学文博系教授沈岳明说。

从遗迹到遗物,古港遗址提供了“海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进入鼎盛的充分证据。“通常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分为生产、运输和市场这三个环节。在这个遗址里,与三个环节相关的窑业以及城市、码头、航船、航线和航标塔,所有的要素都非常齐全。”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孙键说。

(选自“新华全媒头条”,有改动)

(选自“人民日报”公众号,有改动)

(1) 【认识探索者】

小组发现,很多“心”字旁的汉字可概括探索者的优秀品质。根据积累,完成思维导图。

(2) 借助“课外资料”,完成“探索者”系列卡片制作。

考古人员:

温州古港是如何被发掘的? 历史盛景如何被实证? 历史文物又是如何被修复的呢?面对遥远的历史,考古人员发掘遗迹,修复文物,从断垣残片中寻找证据。他们的努力,让我们有机会看见古人的生活场景和历史的面貌。

探月科技工作者:不断突破的圆梦人

①补全“考古人员”卡片标题。

②撰写“探月科技工作者”卡片介绍语。

(3) 【学习探索力】

小组探究各学科“探索活动”的共性。请借助“课内资料”,完成表格。

活动名称

本学科知识

关联学科

能力(方法)

成果

倡导低碳生活

应用文写作知识等

科学等

查阅资料

……

宣传稿

收集生物样品,尝试生物分类

生物分类知识等

语文等

考察报告

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语文等


各学科“探索”的共性:④

(4) 向名著学“探索”。从下面名著中选择一本,结合具体内容,总结作者的探索方法。

A.《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 B.《昆虫记》(法布尔)

C.《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森)

(5) 【做个探索者】

小组开展探索活动。从下面方案中选择其一,借助“资料夹”,根据要求,补写相关内容。

要求:实施过程分步骤,有方法,可操作性强;成果明确。

(甲)探索“千年古港与龙泉青瓷关系”的方案

活动目的:解密温州古港遗址出土大量龙泉青瓷的原因。

活动准备:(略)

实施过程和预计成果:

(乙)关于深度了解“嫦娥工程”的方案

活动目的:深度了解“嫦娥工程”的探月历程和成果。

活动准备:(略)

实施过程和预计成果: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