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装置:

请你分析他们的设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的原理是;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2) 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小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了新物质

【考点】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某老师在实验室做了一个有趣的高低蜡烛实验: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装有两支高低不同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低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

接着该老师又做了另一个实验:将一个烧杯罩在两支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上,如图2所示,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先熄灭的原因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可能是二氧化碳受热上升导致上部二氧化碳浓度过大。

【进行探究】

(1)甲同学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在烧杯的顶部(a处)和底部(b处)分别开一个小孔,将装有澄清石灰水的注射器的针头从a处和b处伸入烧杯中如图3所示;

②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抽取10mL气体,观察实验现象。

(填“a”或“b”)处注射器内的澄清石灰水更浑浊

高的蜡烛先熄灭与CO2浓度过高有关。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表示怀疑,他用集气瓶收集一瓶含80%CO2、20%O2的混合气体,将燃着的蜡烛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蜡烛能在混合气体中继续燃烧。然后他利用气体浓度传感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前到全部熄灭后,烧杯处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测量结果如图4所示,根据测量结果你能获得的结论是。该同学还观察到高低蜡烛熄灭后的烧杯内壁附着有黑色固体,经检验为炭黑,猜想可能是蜡烛不充分燃烧产生,所以他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继续探究】乙同学继续利用气体浓度传感器测量烧杯内两支蜡烛从点燃前到全部熄灭后,烧杯a处和b处氧气的浓度变化如图5所示,以证明自己的猜想。

(3)根据图6的测量结果可知,熄灭时a处氧气浓度的确低于b处,乙同学从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同时他还发现在两支蜡烛完全熄灭后一段时间,烧杯a处和b处的氧气浓度逐渐相等,其原因可能是

【实验结论的应用】老师告诉同学们,上述实验探究的结果在生活中也能被应用到,例如在火灾逃生中,需要弯腰或者匍匐逃离火场。

实验探究题 普通
3. 许多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就是其中之一。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实验设计】同学们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该反应原理分别设计了图一、图二两个实验。

       

【实验验证】

(1)第一组同学按图一所示,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儿观察到气球鼓起,认为二者发生了反应。第二小组同学认为该实验不严谨,理由是。于是同学们将该装置中氢氧化钠溶液换成,做了对比实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2)第二组同学按图二所示,先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打开止水夹,观察到,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反思,设计并进行了图三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瓶中产生,再次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归纳总结】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和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

【废液处理】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实验中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澄清溶液,测得溶液的pH<7,且含有毒的钡离子。从环保的角度考虑,需要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填一种具体物质),将废液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