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1894年夏,亦即甲午战争前夜,孙中山曾到北京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采纳他提 出的仿效西方、以求“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的改革主张。但因时局紧张等原因,李 鸿章并没有接见他。上书的失败,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使孙 中山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试”,于是于这一年的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 会”。在他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一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
的口号。
——摘编自郑大华《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陈独秀认为政治制度革新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器物和技术的现代化,追求民族“自强”和国家“富裕”.
图1
以救亡为己任”,寄希望于改良旧制,以图实现制度的现代化,挽救民族危亡.
图2
——据贺新元《“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考察》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