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一: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淼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
金句二: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下列对这两则金句理解正确的有( )
①道德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③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①有利于发挥法治的教化作用和德治的规范作用
②有利于倡导、弘扬热爱祖国的传统美德
③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的统一
④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利于良法之治
①良法之治能更好地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②法律的规范作用重于道德的教化作用
③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
④爱国主义成为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①权力机关的职权②良法与善治的关系
③行政机关的性质④法治和德治的关系
爱国有“法”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于2023年10月24日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宣传该法,某校开展“爱国有‘法’少年有为”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疑惑我来说]
疑惑之处:2023年6月26日,根据党中央批准的立法工作安排,该法在起草过程中先后征求了36家中央有关部门、部分省级人大常委会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意见。
[法治大家谈]
以法之名激发新时代爱国主义伟力。爱国主义教育法把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文化传承与法治保障融合起来,既以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涵育爱国主义教育的法治根基,又以法治为爱国主义的道德教育、文化传承提供强力保障。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强大的道德力量。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涵盖思想政治、历史文化、国家象征标志、祖国大好河山、国家统一和民旗团结、国家安全和国防、英烈和模范人物事迹等各个方面。同时,草案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专门规定,并强调应当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出台过程。
2022年7月,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宪法关于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等规定,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牵头启爱国主义教育法起草工作。
2023年6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会后公开征求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各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组织意见征询活动,广大群众踊跃参与,提出意见和建议。
2023年10月21日,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再次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各方面意见,草案二审稿进一步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案件秦阿婆在地铁站内乘坐上行电梯时,因未抓住扶手导致身体向后倾斜,头朝下、脚朝上摔倒在扶梯上。站在秦阿婆身后的张女士向后退了两三个台阶。此时,魏先生正在旁边的下行扶梯上,见状后赶忙跑来帮忙。搀扶过程中,秦阿婆欲蹬脚借力起身,其和魏先生又先后向后倾倒,导致后排张女士被撞倒受伤。1分钟后,地铁公司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处置。张女士受伤被送医治疗后,起诉要求秦阿婆承担赔偿责任,魏先生、地铁公司承担补充责任。
相关链接
民法典第184条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典第183条
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据此某同学认为,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具备了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就一定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结合材料,运用“建设法治中国”的知识,评析该同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