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NaOH溶液与CO2能发生化学反应。小乐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前弹簧夹K1、K2处于关闭状态)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步骤1:打开活塞①,逐滴滴加稀盐酸直至过量后关闭活塞①,同时打开K1 , 鼓入N2(起搅拌作用,使反应充分进行)。

步骤2:关闭K1 , 打开活塞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后立即关闭活塞②。

步骤3:一段时间后,打开K2 , 观察到A中溶液倒吸进入B中,B中产生白色沉淀,且溶液呈无色。

(1) 步骤1中,能证明Ca(OH)2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 步骤3中,仅凭“A中溶液倒吸进入B中”这一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NaOH溶液与CO2发生化学反应。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3) 实验结束后,小乐进行如下分析,其中合理的是(填字母)。

a.步骤1后A中溶液pH<7

b.将N2换为O2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步骤3后B中溶液溶质一定有NaCl、CaCl2

【考点】
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盐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2.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酸碱中和反应时,将稀盐酸滴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氢氧化钠未变质),小组同学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兴趣,他们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酚酞溶液在酸和碱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可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 1所示。

(1)可说明试管中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现象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化学反应通常伴随能量的变化,可借助反应前后的温度变化来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如图2所示。

(2)将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燃烧匙伸入稀盐酸中,观察到U形管中右侧红墨水液面上升,该现象(填“能”或“不能”)证明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理由是

(3)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了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时间--温度曲线如图3所示。

①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填 “放出”或“吸收”)热量。

② 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

【实验三】有同学提出还可利用 pH的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图 4所示是小组同学利用 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 pH变化曲线。

(4)①图中能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填 “A”、“B”或“C”)。

②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填离子符号)。

实验探究题 困难
3.

为了认识HCl气体与稀盐酸的区别,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以下项目式探究。

【任务一】探究HCl气体是否呈酸性

小组同学按如图1所示操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瓶中紫色石蕊小花未变红而乙瓶中的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1)由上述现象可得出干燥的氯化氢气体________(选填“呈”或“不呈”)酸性,结合稀盐酸呈酸性的事实,说明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是由________(选填“分子”或“离子”)构成的。

【任务二】探究HCl气体与NaOH溶液的反应

小组同学按如图2所示方案进行实验。

(2)通入HCl气体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中溶液的颜色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

(3)上图装置中用球形干燥管代替普通玻璃导管来通入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

【任务三】应用数字化实验拓展视野

小组同学用图2中的数字化传感器对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的pH和导电能力分别进行了过程性监测,得出了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

   

(4)请分析在图3坐标系甲中对应曲线上C点的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查阅资料】:①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浓度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离子的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②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的种类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OH-比Cl-强。

(5)请在图3坐标系乙中画出实验过程中烧杯内溶液导电能力随通入HCl气体量的变化曲线。(溶液的体积、温度的变化可忽略)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