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若星辰。
(1) 古诗词

①“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中铁锅融雪快是因为铁有良好的性,“石炭”指的是煤炭(含少量硫元素),燃烧时产生的气体会导致酸雨。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丝”属于(填“天然”或“合成”)纤维, 这种纤维的优点是(选填“耐磨”或“透气性好”)。

(2) 古代典籍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每炉甘石(ZnCO3)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金属锌)也。”其冶炼过程中用到的设备如右图。

【查阅资料】锌的熔点为419℃,沸点为907℃

①“冷凝区”将气态锌转变为液态锌。结合资料,理论上“冷凝区”温度控制在范围即可。

② “反应区”ZnCO3在高温条件下生成ZnO和另一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 “锌火”主要是罐内产生的CO在空气中燃烧所致,从化学角度考虑产生“锌火”的作用是

(3) 古代发明

文房四宝,是中国特有的书法绘画工具,即笔、墨、纸、砚。

①笔:一般用羊毛来制作毛笔的笔头,某种羊毛经处理后得到的最终物质为H2NCH2COOH,其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②墨:制作墨汁的主要原料是炭黑。用炭黑墨汁绘的字画经久不变色的原因是

③纸:宣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羊皮纸是羊皮制成的纸形薄片,鉴别宣纸和羊皮纸的简单做法是:

④砚:因产地不同,成分也有差别,黄山歙砚是由大理石加工而成。采集原料加工前需验证其组成是否含碳酸盐,请利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

【考点】
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 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碳的化学性质;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化学实验社团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模拟酸雨形成”的相关实验。

(联想与实验)模仿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进行如图一所示实验:

(1) (问题与猜想)亚硫酸不稳定,为什么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其原因可能为:

猜想1:加热不够充分;

猜想2:与空气中的氮气有关;

猜想3:与有关。

(2) (实验与验证)填写表格中的空格。

编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将图一中红色液体继续加热至沸腾

仍为红色

猜想1不成立

2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 , 然后用酒精灯微热

先变红后变紫

猜想2不成立

3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 , 再改通入氮气,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4

如图二所示,先通入适量的SO2 , 再改通入,最后用酒精灯微热

猜想3成立

(3) (分析与结论)红色液体微热后不变为紫色的原因是:H2SO3在空气中会被氧化成另一种酸,进一步实验证明是硫酸。

(应用与拓展)收集某硫酸厂(生产过程中产生SO2附近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用pH计测得每隔十分钟数据如下表:

测定时间

5:05

5:15

5:25

5:35

5:45

pH

4.95

4.94

4.86

4.85

4.85

①分析表中数据,5:15至5:25时间段内水样中主要酸性溶质有

②实验社团提出一种处理废气的方案如下图,利用CaCO3粉末、空气为原料在高温下吸收SO2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探究题 普通